■ 劉 洋
據新華網報道,2011年6月10日下午,一輛載有45名中國游客的大轎車在瑞典中部城市阿爾博加附近的歐洲18號公路彎道處翻車,事故造成23名中國游客不同程度受傷。瑞典交警調查后認為,大轎車在經過一個較急的彎道時,車速過快是導致翻車事故的主要原因。此事故幾乎是對瑞典交通事故“零觀念”目標的一個諷刺。但瑞典的交通安全管理及公路交通安全狀況的良好記錄,被世人所認可和關注。
“零觀念”是瑞典交通部門為激發社會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視而提出的一個努力目標,即力爭在交通事故中不死人。這個觀念從1997年提出到現在已在瑞典社會上形成一種安全的社會意識。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瑞典在人、車、路整體治理中,首先強化對人的保護、引導、教育和管理。“以人為先”的交通理念和交通文化實實在在地體現在道路交通的方方面面。
瑞典國土面積449964km2,人口929萬。人口多集中在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均汽車占有率高。私家車達310多萬輛,平均3人就有1輛轎車,還有出租車14500多輛,加上其它機動車輛,全國有機動車400多萬輛。瑞典交通安全實施科學化管理,“德治”在前。駕駛人一般都能保持行車有禮、停車有序、自覺避讓、保持車速、寧停一分、不搶一秒的行車習慣。據瑞典交通部數據顯示,全國車禍事故逐年下降,2010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總計270人,為瑞典近100年來最低數字。公路交通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一是不系安全帶而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占40%,二是酒后駕車造成事故死亡人數占25%。
瑞典交通事故少,除了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很強外,還在于瑞典交通部門確立了“以人為先”、重視生命的交通理念。有紅綠燈的路口,車輛和行人都按紅綠燈指示或行或停;在沒有紅綠的路口,司機會主動停車讓行人先過馬路。司機開車上路,不論是公路和城內,都得按規定速度行駛。為了限制行車速度,高速公路上設有自動監測器。許多路段還會豎一塊牌子,提醒你前方多少米處有監測器,叫你不要“自投羅網”。在交通事故易發地和須低速行使路段,路面上鋪有一塊寬50cm、高約5cm的減速帶。為了實現“零觀念”,瑞典政府還對1000km的雙向公路的路中間設置隔離帶,對超車造成了不便,同時也消除了迎面撞車和側面刮碰事故。在高速公路上,多數司機都遵守保持車距和110km的限速規定。白天行車開大燈,意在醒目地告訴別人“車輛在行駛中”;市區信號燈一般只有2m高,行人和駕車者無須仰視而行,重要路口在同一方向設立4個信號燈,不管從哪個角度都一目了然。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大街上還安裝了先進的電視自動交通信號機,它能統計有多少行人在人行道上等候,當行人達到一定數量時,就自動改變信號,禁止車輛通行并放行人通過。嚴查酒后駕車,從1990年起把司機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限制到0.2%。交警在路上設點,隨時用測試器檢查司機,若查出酒精含量超標,重者坐牢2年、輕者禁駕1年。
瑞典駕照難考盡人皆知,考官都是鐵面無私,不是花錢就能買到駕照的。考車有檔案可查,拿到駕照后,一旦違規也會追查考官的責任,所以考駕照不是考人情。不論你是什么階層的人,不論你與考官什么關系,考官都一絲不茍、嚴格要求。
在瑞典的汽車制造業,“零觀念”要求汽車制造商將道路交通安全的觀念貫徹到汽車的安全設計與測試等方面。瑞典沃爾沃(Volvo)汽車公司,是北歐最大的汽車工業企業集團,其汽車設計、制造、測試都是朝著“零觀念”而努力。如帶自動制動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統、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距離警示系統、車道偏離警示系統、駕駛員警示控制等。甚至駕駛員打盹、車偏離了車道等汽車可幫你自動校正;如果思想開小差、車要追尾或撞上障礙,汽車自動幫你剎車;如果你與前車距離太近,汽車會提醒你。這種裝備智能系統的汽車,對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大有幫助。
交通事故率為零的目標盡管很難,但有目標就是動力、就是方向,瑞典交通正在年年努力朝這個目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