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柏祥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
狹義云計算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資源;廣義云計算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
云計算可以認為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級服務(IaaS),平臺級服務(PaaS)和軟件級服務(SaaS)。 云計算服務通常提供通用的通過瀏覽器訪問的在線商業應用,軟件和數據可存儲在數據中心。
云計算服務商通過網絡提供基礎設施資源,客戶可以按需索取,易擴展。也就是說用戶不需要自己去購買,放置,維護硬件設備,比如服務器,網絡設備等,而是向云計算服務商購買硬件資源的使用權,客戶通過網絡連接到這些資源上。
說直接一些,也就是云服務商提供硬件租賃服務給客戶,客戶自己不用管理這些硬件。這在幾個方面給客戶減少了一些工作:購買硬件,維護硬件,方便擴展(硬件不滿足需要時,能快速及時的追加租賃)。
但是,這樣的模式,在信息計算工作中實際上有多大的價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在信息計算工作中,核心的問題是什么?是硬件方面的問題嗎,顯然不是。硬件相關的服務器等的采購,維護,對一項長久的信息計算工作(資金的消耗,和人力資源的消耗,以及工作的復雜程度)來說,能占多大的分量呢,筆者的答案是不超過10%(信息計算中,最核心的問題是軟件研發,部署,維護的問題)。也就是說,即使云計算服務商提供的硬件租賃服務能徹底的解決客戶的硬件問題,而客戶面臨的信息計算工作總體中的90%,沒有因此得到任何改善。同時,客戶租賃云計算服務商的設備,不是免費的,必須支付相關的費用。相比起自己購買,部署,維護硬件設備,并不會有多大的經濟上的價值。
另外,這種遠程租賃模式,有沒有什么弊端呢?
客戶必須通過網絡連接來使用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服務器。網絡的穩定性,網絡帶寬的限制,服務器的操作,均是不確定因素,這些方面的任何一個環節上出現故障,都直接的,嚴重的影響到客戶的工作。而且問題出現時,客戶自己始終無法直接的去排除,分析問題。這些對客戶來說,非常重要的工作,永遠都是透明的。這和當前信息計算工作中人們的習慣是很不相符的,這種模式的穩定性,可靠性均沒有得到充分的檢驗。而如果是客戶自己在局域網中部署這些硬件設備,這些方面就不存在任何問題。
再結合近幾年這種模式的具體應用情況來看,該模式的認可度還很低,目前來說,可以拿出來的比較有說明性的例子,只有亞馬遜在這方面的運用。所以,總的來說狹義的云計算,并不能帶來多少實用的價值。并不像人們所說的,客戶可以徹底的脫離硬件維護工作。
平臺級服務即服務商提供客戶運行軟件系統的平臺,包括硬件平臺和基礎的軟件服務,如操作系統該,某些中間件等。硬件平臺我們在上面已經討論過了,以下從兩個方面簡要分析軟件方面的平臺級服務。
一是操作系統。商業應用中,操作系統相對來說是比較集中和統一的,大概是Unix系列操作系統,這里面必須提到的是Linux操作系統。現在的Unix陣營中,Linux已經占據到了大多數的份額,這和Linux的免費,以及開源密不可分。隨著近些年Linux的普及,各大服務商供應商,均推出了兼容Linux的服務器,或者在售服務器已經搭載Linux操作系統。所以說,操作系統對客戶來說,不是什么神秘,或者費用高昂的東西。或者換個角度來說,云計算服務商并不能這這個方面給客戶提供多大的價值。
二是中間件。和操作系統的統一來對比,中間件則分類繁多,非常復雜,無法統一。不同的客戶需要不同的中間件,不同的軟件系統需要不同的中間件。目前來說,中間件遠遠還達不到集中和統一。云計算服務商也只能提供少數的幾個中間件(中間件的研發,難度和風險都很大),這無法滿足服務商期待的大量客戶對中間件的要求。
所以,云計算的平臺級服務,也不會有多大的價值。而且結合軟件的發展狀況來說,近幾年之內,很難有大的改觀。根據筆者的調查和了解,目前在平臺級服務上,還沒有什么成功的案例。
這大概是目前云計算最被關注的一個方面,也是業界投入的資金和精力最多的方面。具體應用模式是:服務商負責海量數據存儲,研發軟件來分析這些數據,為客戶提供/定制一些服務,客戶直接使用這些服務,無需自己進行研發工作。比如,國內的阿里巴巴,就期待能研發出這種平臺,為其大量的客戶提供軟件服務。
這個模式,也是筆者相對比較認同的云計算的一個方面。但是,這方面具體有多大的價值呢,或者說會面臨多少的局限性呢。我們這樣來做一些分析和探討。服務商能提供多少服務?服務商只能根據涉足到的行業,提供為數有限的服務,因為服務的研發,是需要很大的投入,有很大的風險。也就是說,客戶只能使用服務商提供的服務,這就很難滿足大量客戶的各種要求。換一個角度來說,也許更能說明問題:軟件的研發,都是開發商根據客戶的要求,開發出滿足客戶要求的軟件,而這里,變成了開發商定制軟件,由客戶來適應這些軟件,這種模式是不可取的,不會有太大市場價值的。
以上部分,我們從多個角度對云計算的具體價值,做了一些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云計算不會有太大的市場價值。
接下來,我再從另一個角度做些分析。
我們看到云計算的相關觀點時,可以看到一個非常炙熱的詞語“信息行業革命性的改變”。云計算會帶來信息行業革命性的改變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弄清楚,信息產業面臨的最核心的問題是什么,只有能解決這個核心的問題理論或者實踐,才能給信息產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那么,信息產業的核心問題是什么呢,簡單的回答,是軟件,再細分一些,是軟件研發相關的需求分析,設計,開發,測試等相關的問題。在軟件產業發展的半個多世紀中,幾次大的前進都是圍繞這幾個問題。而云計算,能在這幾個方面帶來什么改觀嗎,結合我們上面的分析,答案是不能。
綜合來說,云計算的實際價值,并非現在一些人所吹捧的那樣。而且2008年到現在,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均未出現云計算給信息產業帶來實際的效益,也沒有商業上的實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