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祝東波
(1.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0712;2.重慶工商大學,重慶 400067)
舟山自從1992年設立地級市以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截止2009年9月全市今年GDP已達359.9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510元,漁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1347元,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工業生產總值截止10月已累計達8107443萬元,其中船舶修造業工業總產值達3579448元,占44.15%已經超越傳統產業漁業成為舟山市支柱產業。船舶工業對國民經濟的重要作用不僅體現在它與其它部門之間供給與需求的關聯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強烈的前向推動作用和后向帶動作用,而且隨著船舶工業的發展,還會產生對周邊地區的旁側擴散效應和對全國整體經濟的綜合社會效應。[1]近年來舟山市憑借自身獨特的區位和政策優勢快速擴大船舶企業規模,通過引進一大批先進的造船項目,整體實力大幅提升,在全國乃至世界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但是經過一場百年難遇的金融危機的洗禮,舟山船舶工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本文擬通過美國經濟學家貝恩提出的scp范式對舟山船舶工業進行分析,并給出一些政策建議。
從本質上講,市場結構描述的是市場競爭和壟斷關系。主要影響因素為市場集中度、產品差異化、進入和退出壁壘等。
(1)舟山船舶業市場集中度。產業集中度一般指產業內規模最大的前幾位企業的有關數值X占整個行業或市場的份額.式中,CRn為某行業中前n家最大企業的有關數值的行業比重。
據2007年統計,舟山船舶年造船完工量1060633綜合噸。其中舟山金海灣船業公司、常石集團(舟山)造船有限公司、舟山中遠、舟山揚帆是目前舟山最大的四家造船企業。而全市工業船舶修造船企業150余家。根據相關資料得出CR4=60%。可見舟山船舶制造業市場結構是寡占型結構,中等壟斷程度。
(2)舟山船舶業產品差異化。一般來講按照船舶用途的不同,可以把船舶產品分為貨船、客船、游船,貨船又可細分為散貨船、集裝箱船、油輪、液化天然氣船等,不同類型的船舶之間不存在替代性即不存在競爭關系。在同類船舶產品生產中,不同企業生產的普通類型產品在質量、交貨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別,但差異不大。高技術船舶具有明顯的產品差異性。因此,從產品差異化的角度分析,船舶產品市場存在壟斷的條件,但不至于形成高度的寡頭壟斷。
(1)絕對成本優勢。絕對成本優勢是指原有企業在任一產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低于潛在的進入者。舟山船舶工業中的現有生產企業通過長期生產培養出熟練技工隊伍,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序質里,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也對潛在進入者形成了一定的進入障礙。
(2)規模經濟壁壘。規模經濟壁壘大小可用最低經濟規模與市場總規模的比值d規模障礙系數來表示。貝恩提出了進人壁壘的判定標準:d<5%,進人壁壘較低;5%
(3)必要資本量及沉淀成本。船舶行業同時也是資金密集的行業,一個造船企業的組建,需要大量的資金建造船塢、船臺、廠房,購買大型起重設備,同時船舶企業的組建還需要龐大的科研隊伍、管理隊伍和技術工人,以保證船舶復雜的產品設計、工藝、建造及經營管理,為此需要高額的流動資金投人。因此,高額的必要資本對潛在進人者形成了很大的進人障礙。
市場行為分析是指企業在市場上為實現其目標 (如利潤最大化、更高的市場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適應市場要求不斷調整其行為的行為。市場行為通常包括企業的定價行為、廣告行為和并購行為等。
(1)定價行為。舟山的中小船企主要生產面向沿海各省的漁業船舶和相關配套產品,由于廠家和大量個體船主的存在,船舶定價基本上比較合理。相反在舟山市的一批具有萬噸級大型遠洋船舶生產能力的企業主要面向全球市場競爭,而全球的船舶需求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大船東上,船東面向全球廠家招標,定價權基本在船東手上。而我市我國的產品要個包括韓國、日本在內的船舶生產強國競爭,由于我國勞動力的優勢,在這方面我國具有比同行業低很多的成本。
(2)并購行為。企業兼并是一種產業結構的整合,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流行的商業規則。舟山船舶工業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企業規模偏小的問題,近年來隨著政府新產業規劃,一大批中小企業通過合并、增資、兼并等方式在新工業區內扎根。可見船舶產業的市場行為表現為更多的政府推動下的兼并與重組行為。
市場績效是指在一定的組織結構中,由一定的組織行為所形成的價格、產量、成本、利潤、產品質量和品種以及技術進步等方面的最終經濟成果。利潤率常作為衡量一個產業組織績效的指標。除此之外,由于組織績效也表示最終實現經濟活動目標的程度。2007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的膨脹,船舶行業迎來了百年難遇的發展時機,船舶行業利潤率達到20%,一大批船舶項目紛紛上馬。2008年以來,舟山市船舶工業繼續呈快速發展態勢,1~11月已實現產值289.9億元,同比增長69.60%,提前超額完成全年270億元的目標,預計全年總產值將超過310億元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去年9月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給一路高歌猛進的舟山船舶業帶來了很大壓力。面對困境,舟山市積極引導企業轉變經營理念,加快行業轉型升級,使造船業從過去的“低、小、散”向造大船、造高附加值船轉化。今年1至2月船舶工業產值達45.48億元,同比增長39.1%。
(1)打造特種船舶、提升船舶配套產品、海洋工程產品。提高船舶技術水平。舟山市船舶產業目前在R&D投入力度不足,產品同構化趨勢嚴重。目前國際上把船型大致分為16大類,而舟山市能自主設計和建造的僅有原油船、成品油船、化學品船、散貨船等6大類常規船型。冷藏船、全集裝箱船、滾裝船、液化石油氣船等8大類船型的建造主要靠購買國外設計,而液化天然氣船、大型豪華游船等國內設計和建造經驗尚淺,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更是一直依靠國外。
(2)鼓勵兼并,擴大生產規模。目前舟山市船舶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尤其大量中小造船廠在低端市場存在著過度競爭,造成資源浪費。政府應出臺政策,大力促進各大重點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和生產要素優化配置,使現有的造船資源盡可能向骨干船廠集中,以充分發揮專業化體系中的主導作用,實施大規模生產。適當提高進入壁壘。同時,可將一部分中小企業直接轉產成為專業化的生產廠,以便大型骨干船廠把主要資源集中用于總裝造船能力提高上。
(3)吸引投資,保障企業資金來源,同時政府應鼓勵民間資本通過投資、參股、聯合等形式進入傳統造船業,以充分發揮民營資本的運營效率,大力提高船舶制造生產效率。2005年,舟山市首富黃善年由上海轉道家鄉舟山,投資數十億組建舟山金海灣船業有限公司,主營港口、船塢、船舶修造、海涂圍墾、建材銷售以及土地開發,成為浙江民營船舶企業巨頭。為了有效抵御金融風險,政府也應在融資、貸款等方面給予骨干企支持,努力為其生產經營創造良好、寬松的金融環境。防范市場風險。
(4)大力發展修船市場,航運市場,世界船舶制造能力過剩率近期保持在30%左右,而修船量以每年10%速度增加,國內修船業處在發展階段,許多修船業務是和港口的吞吐量有著密切的關系,船舶行業是高風險行業,積極開發修船、航運市場可以在市場風險來臨的時候有效地抵御風險。
[1]吳錦元.船舶工業對國民經濟的作用和貢獻[J].船舶工業技術經濟信息,2001,(1):8-18.
[2]王俊豪.產業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劉希宋,崔立瑤.船舶工業市場結構特征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2,(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