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忠奇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51)
優良學風是積極向上、事實求是、勤奮刻苦、勇于攀登的學習態度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的集中體現。學風的優劣對人才培養質量至關重要,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目前,在高職院校中一部分學生缺乏科學與明確的學習目的,沒有搞清讀書的真正目的,認為不管怎樣總能等到畢業時拿一個文憑。以至于在校的學習、生活散漫,不肯用功,急于成名獲利;有些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定,存在厭學情緒;如貪睡懶覺、上課遲到、早退、曠課、講小話、抄襲作業等現象時有發生,上課不認真聽課的現象普遍存在;誠信意識弱,考試作弊,部分同學不能正確處理學習與戀愛、學習與娛樂、學習與休息的關系,沉湎于談情說愛、打牌、玩電子游戲、通宵上網吧;社會知識欠缺,人際交往能力差,不能友好的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社會公德意識與個人修養不夠,一些學生忽視道德品質的修養,集體觀念、勞動觀念淡薄,儀表、舉止、語言缺乏文明,不講個人與公共衛生。不拘小節,很多事情在他們看來都是無所謂的,但事實并非如此。這些種種不良的現象,是對新時期高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加強校風與學風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學風建設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的好壞,關系到一所學校的成長與展,更加關系到國家的教育事業的成敗。如何建立高職院校優良學風可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優良的學風首先來源于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強大的學習動力。要抓好學風建設,必須以學生的思想教育作為切入點,發揮“兩課”主渠道作用。同時也可以利用開學、考試、每學期未、畢業生離校等時間經常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使學生真正明確學習目的,學習的社會意義與現實意義,將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教育與學習目的的教育結合起來,使學生逐步樹立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增強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適時展開說理、解惑的工作,消除影響學習積極性的不利因素啟發廣大學生珍惜美好的時光,認真學習,努力成才。
加強管理是加強學風建設的保證。科學嚴格的管理,不僅可以維持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養成嚴謹、科學的優良作風。因此,培養優良學風,必須制定科學的管理辦法,嚴格管理,從嚴治校。
健全必要的規章制度,重在落實,要維護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對違紀現象要嚴格執行紀律,堅決獎優罰劣。在處分違紀學生時,必須遵循公正、適度和及時的原則,既要對違紀學生給予相應的處分也要給予充分的教育,這樣使學生信服又能增強教育效果,對受處分的同學及時做好教育轉化工作,定期找學生談話,使學生增強信心,主動、積極的糾正自己的錯誤,自覺遵守校紀校規。
加強課堂管理,促進學風建設。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也是教育的一個重心,因此良好的課堂秩序與紀律對我們建設一個良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這就需要我們的任課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要管教管道,制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且保證學生有一定的課時數以承擔相應的學習負擔,如有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則良好的學風就形成了一半。
加強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職業技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持能型的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既懂理論又要有很好的動手能力,為緊跟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實現訂單式培養模式與實現零距離上崗的要求的話,則還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投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從實習實訓計劃到執行以及這個過程中的管理等問題,都亟待改進與提高。
嚴格考試管理,促進學風建設。學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建立嚴格的教務管理工作作風對形成良好的學風,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考風好,學風才會好,考風是良好好學風的一個重要保障。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的教風是建設優良學風的榜樣。教師在整個學校教育中處于主體地位,他們的言行舉止直接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一個稱職的教師應該善于運用教學機會,幫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與確定學習的階段目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能把自己的治學精神教給學生,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起到極大的誘導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師德教育,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教學業務能力。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注意和學生交往中的每一個細節,用自我的人格魅力,來感化學生,做到春風化魚,潤物細無聲。
文明校園和校園文化建設是培養優良學風的重要支柱。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和文明美麗、幽靜的校園環境,對激勵廣大學生勤奮學習、拼搏進取,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正所謂環境育人。因此,我們應以多種形式大力提高學生素質,才能使我們的學生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此,可以多開展各種形式的專業知識講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展課外科技與文化活動,激發學習科技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積極開開展展技能競賽與比武,加強各種專業性的學生社團與協會的建設,使第二課堂與專業知識學習融為一體。注重其他方面的修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采取各種措施,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形成濃郁學習氛圍,促進學風的好轉。
優良學風的形成,教學班級是基礎。輔導員是學校直接和學生有密切關系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學風建設的重要力量。班級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班風作為一種環境、一種氛圍會深刻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身心的發展,有利的班風是一種積極的推動力,同時,優良的學風也是一種約束力。良好的班風表現為一個班級的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刻苦學習、積極向上、遵守紀律、關心集體、尊師愛友、文明禮貌、講究衛生等等。優良班風的形成,需要學院領導、主管學生工作的干部、輔導員、任課教師以及各級領導與部門齊抓共管,精心培育。特別是輔導員和任課教師,應為此付出更大的精力。要發揮他們在教育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特點加強其理想教育,大力宣傳和表揚先進,加強學生班干部的管理和培訓工作,提高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建立優良的學風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正如一種文化或者是一種理念地形成,物質條件與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們可以加大投入很快就能建成,但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個好的學風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當其形成之后就是一種寶貴的資源與無形的財富,會發揮其強大的作用。
[1]楊建.高校學風建設現狀分析與對策[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6,13(3).
[2]孫小椏,楊曉莉.加強學風建設,確保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3).
[3]唐守勇,李小玉.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探討[J].湘潮(下半月),2009,(2).
[4]鐘啟泉,金正揚,吳國平.解讀中國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5]陳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學(第三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