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忠
(福建省莆田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福建 莆田 351100)
《平面設計綜合實訓》這一門課程的特點是從實用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圖形圖像處理工作的實際應用需求,結合兩個流行的平面設計應用軟件(Photoshop、CorelDraw)來講述圖形圖像處理的操作技巧,通過實例和操作實踐練習來使學生系統地學習和掌握軟件的操作和應用。同時使學生學會運用先進的圖形圖像處理軟件,并結合美術設計能力、想象力、創造新視覺圖形的能力、概括和觀察比較能力等,將與設計有關的各要素結合起來,將感性經驗與現代知識相結合,以創新思維為靈魂,操作技能為保障,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使學生牢固掌握軟件的各項功能,并能靈活應用以完成各類平面設計的任務。
《平面設計綜合實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趕鴨子上架,脫離實際只會適得其反,不但不能取得教學成效,而且也會挫傷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如何處理課程與學生實際情況之間的矛盾呢?筆者從課程設置入手,開始慢慢摸索一條職專生實際,可操作性強的教學之路。
《平面設計綜合實訓》課程設置第一步就是:要加強與企業的聯系,保障實訓教學的實用性,來提升實訓教學水平并對學生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大家都知道,企業用人希望的是拿來就能用,如果我們在實訓過程中一味地根據教科書的要求去閉門造車,結果只能是耳目閉塞,設計出來的東西也就可想而知了。開課前,筆者走訪了一些廣告公司,并通過網絡來查詢、了解平面設計業目前應用最為廣泛和熱門的幾個領域,制訂出電腦平面設計的八個實訓項目:海報設計、廣告設計、書籍裝幀、圖形創意、包裝設計、室內設計、網頁設計和服裝設計。
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設置教學內容?一直以來我們積極探索,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技能訓練。中職學生學制3年,第三年到企業頂崗實習,課程安排要考慮在4個學期內完成。從前幾屆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在這4個學期的時間內,學生普遍理論學習效率較低,教學成效并不明顯,很多教材及要求標準超越了目前職業中專學生的實際知識基礎水平與接受能力。基于此,對《平面設計綜合實訓》課程設置我們在理論學習方面降低要求,簡化了學生必學的理論原理內容,而加強了實訓教學,突出知識的應用性與動手實踐能力,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好的設計,不是看誰的軟件技術更好,而是要看誰的思維、誰的創意走得更靠前;好的設計不一定要有復雜的畫面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而是要根據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創意及不同的風格來進行設計。好的課程也不是光有項目,而沒有實施。合理配置課程后,實訓項目有了,如何把處于理論階段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去?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呢?
首先從實訓教學方法入手。采用案例+任務引領來進行教學,對每個項目都設置不少于三個的經典案例。軟件菜單、工具和命令等的講解要少而精,重點是要結合實際應用技巧來講解,每一項功能都要結合案例講清楚操作步驟。在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根據案例進行模仿性的練習;當較熟練地掌握圖形圖像軟件的編輯技巧,能理解該案例為什么要這樣去設計時才允許學生對案例進行大膽的創新;然后以2人小組的形式做出最終的作品;再從中挑出幾個較好的作品進行PK,讓學生談構思與創意;最后選出大家最滿意的作品作為本案例優秀作品打印出來進行展覽。
學生大部分都是16~18周歲,好奇心和爭勝心都很強,PK式學習過程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激勵,同時也可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還鼓勵他們出去多走多看。在商店里、網絡上、電視里、街頭巷尾等到處都有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看到這些作品時,要根據所學知識來分析其特點、創作手法,以模仿性的練習開始創作,進行簡單的單頁設計。第三提供市、省、國賽機會讓學生有參照有針對性地訓練技能。
摒棄了舊的教學模式,必然要有一套新的學生學業考核評價機制與之相配套。改革學生學業考核的評價方法與方式也成為本課程改革初探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實訓課程的考核上筆者摒棄了以前常用的單元測驗和期中、期末考試的做法。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把考核重點放在平時。每個實訓項目結束,都要求學生完成一個相應的設計作業,主題可以由老師給定,也可以由學生討論產生,可選擇學生最感興趣的主題。素材一般通過Internet網、圖庫等由學生自由選擇,不做過多的限制,老師只做技術上的指導。實訓考核分平時和設計作業兩部分,總成績分為優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根據作品是否突出主題、表現效果、應用技巧、表現形式、創意等進行考核評分,具體為:①平時課堂案例模仿練習占總成績的30%。②設計作業占總成績的50%。③考勤和課堂表現占總成績的20%。
通過以上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革,讓學生把精力放在平時,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完成實訓任務。課程結束后,我們將以作業展覽的形式來展示學生的優秀設計作品,這對學生的學習無疑也是一種促進。
在實訓教學中,重視工學結合。授課過程中,多次組織學生參與校內外各種宣傳材料的設計與制作,幫助開發校本教材的老師設計封面,給自己的班級設計班徽,鼓勵學生參與企業會標的設計并給予相應的指導等。在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后,有實力的學生可聯系安排到廣告公司等處進行頂崗實習。學生在企業實踐期間,接受學校和企業的雙重教育,由學校指導老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管理。一方面學生是企業的“員工”,要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另一方面老師根據課程教學計劃,指導學生結合課程內容進行相關的實踐。
如今,兩年時間過去了,我們驚喜地發現,根據平面設計的發展和企業需求設計的實訓項目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發揮,學生學會運用Photoshop、CorelDraw等平面設計軟件來完成各種基本圖像和特效圖像的設計制作,以及圖形繪制與編輯處理,能夠進行較復雜的圖形圖像設計,制作出具有一定藝術效果的平面圖像,設計出了不少優秀的作品。
當然,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我們組織學生參與了校內外各種宣傳材料和網站等的設計與制作,但有機會去企業真正頂崗實習的學生畢竟還是極少數。在實訓過程中學生終究沒有“員工”的感覺,職業素養的很多方面無法進行有效的培養。
總之,本課程力求全面系統地介紹平面設計相關常識和綜合應用技能,通過實例指導學生掌握較全面的設計知識與技巧,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我們力求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以及改革考核方式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勤思考多動手,使學生從單純知識的接受者逐漸轉變為主動對專業知識進行探究與鉆研等方面已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1]姜大源.職業學校專業設計的理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平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概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諶啟標.國外職業技術教育課程改革[R].福建師范大學:諶啟標,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