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要成功,就必須對現有公立醫院‘動大手術’。從管理運行機制、財政補償機制、人事制度、醫務人員薪酬分配等諸多方面進行大改變。”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如是說。
▲“提升醫藥行業利潤率的唯一出路就是一定要在創新藥物上下功夫!”
——蘇州大學醫學部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長楊世林如是說。他認為,在成本越來越高,普藥價格不能提升的情況下,創新藥物成為提升整個行業利潤很重要的一個方向。
▲“讓高端醫療占用公立醫院優質資源,勢必降低基本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加劇社會的不公平。”
——全國政協委員馮世良如是說。他認為,公立醫院的醫療資源是有限的,將優質醫療資源出售給經濟條件比較優越的群體,從而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必然是以犧牲普通患者的醫療資源為代價的。
▲“長期以來,政府對醫療衛生的投入少得可憐,公立醫院被推向市場后,為了求生存,盲目購進高、大、精、尖設備,讓患者進行大量無意義的檢查,這無疑加重了廣大患者的經濟負擔。”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那開憲教授如是說。
“現在一些年輕醫生的基本功不扎實,過分依賴器械檢查,這樣醫生的業務素質怎能提高?”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花寶金如是說。
▲“增設藥事服務費,是‘拆東墻補西墻’,屬于變相的以藥養醫。”
——廣東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如是說。
▲“國家不給錢,醫院又不能自己印錢,就一定會有醫院的創收機制產生。”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診治中心主任張澍如是說。
▲“從長遠來看,如果不加快立法步伐,要解決精神病患者帶來的社會問題就是一紙空談。”
——福建省總工會職工法律援助律師孫瑞灼如是說。
▲“打開電視,全國各地電視臺中醫養生保健節目漫天飛,其實很多都沒有科學依據;還有一些號稱國家‘治未病’工程的項目,實質就是醫藥公司在推銷自己的藥品。”
——針對“治未病”被濫用的情況,某委員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