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書,江山萬里;
邁開腿,萬里江山。
泰山天街
上泰山之前,同車的阿婆告訴我,游遍泰山,好歹要三天三夜。漢武帝八登泰山的感慨:“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恐怕也是裹著游不盡的濃烈感傷的。而我一路輾轉索道之間,8個小時后就站在了泰山之巔玉皇頂上,回憶所歷的風景,也只是殘章斷篇。但也正是這遺憾才讓我有處落筆吧。
惆悵與歡愉
夏日的泰山,到杜甫那里也只一句:“齊魯青未了”。我坐在纜車里,看得到郁郁綠色如濃墨般緩緩瀉下,也瀉下了于我而言無法丈量的震撼。
我們走上天街,走上陡而高到看不到盡頭的長路卻仍拾級而上。沿路是疲累卻仍面含欣悅的游人和歷史沉淀下的雕廊畫柱、四角飛檐。我們踩著這些承載著悠長歲月的石頭,體味著在泰山幾乎隨地可觸的兩個字“未了”。
當然真正“未了”的是站在泰山絕頂,觸目腳下卻是流滾不息的浩淼云海時的感覺。泰山四絕為泰山日出、云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還好我遇上了這一件絕美的景致。頂著似火的金亮太陽和如洗的水藍色天空,我站在日觀峰上向下望去,純白色的雪浪仿佛遮掩住世間一切,也仿佛這世間只余下永恒的純凈。
石頭予人的悸動
泰山石可以說是享譽天下了吧!可這享譽如果沒有浮云游客的見證,怕也只是荒蕪。
我站在摩崖石刻前看那些古老的字體與神韻,身邊盡是想在磅礴的石刻前定格住記憶的游人。從沿途的“萬笏朝天”到峰頂的“五岳獨尊”和“云海石刻”,端莊或灑逸的大字在被太陽曬得滾燙的石頭上沉默著,任千萬時光撫過。
在《宣和碑》前,聽見一位當地人說,當年宋徽宗定下尺寸宣召天下石匠限期完成此碑,違者處斬,可工匠們歷盡磨難卻始終找不到大石龜料。后來石匠頭領夢見大汶河中有巨石,于是帶人挖掘,終于鑿好龜座,卻運不進廟門。石匠們連連向石龜磕頭,靈石開口:“欲想救眾人,必先自損。”匠頭點頭同意,后來廟門的一條橫梁砸斷匠頭雙腿,石龜果然進門,眾人得救……
我靜默著,流傳不息的故事為泰山蒙上諸多神秘的色彩,也帶給人豐盛的感動,讓人流連不已。
零落的難忘瞬間
在泰山玉皇頂刻著“泰山極頂1545”的古碑周圍,石柱上滿滿的都是連心鎖,新舊不一,在喧囂中仿佛見證著什么。階前樹蔭里搖扇乘涼的老者告訴我:“把連心鎖鑰匙拔了扔到云海里,就是一輩子了。”我望著千萬個擁抱著彼此的鎖,他們知道自己命定著所謂永恒的誓言嗎?
一對夫婦擎著一炷香,緩緩點燃。記得簡媜在《漁父》中寫:“煙升不斷,像極了人世間的念念相續。”自古以來,喜歡用煙氣訴說心事與祈愿,如同在迷醉中凝望黑暗里的光線,錯落的年華流轉過希望和傷感,最終沉淀下的不過是上升后漸散的煙氣。
下山時,在南天門的一路,觸摸著天然或人工雕砌的感動,觸摸著隨處噴迸而出的蔥蘢綠意,不知什么時候云浪早已在我們頭頂飛馳而過,不知什么時候天街路邊廉價的泰山石從我手中滑落回到它本來的歸宿里。而我還有那么長的路要走,這一切,以記憶的姿態涌上來,讓我銘記。
后記
在林海雪原中生活、長大的我,只懼怕膠東的熱,卻忘了曬——尤其是1545米高空的曬。一整天下來,身上烙出吊帶裝的印記,也燙起了一層皮。醫生告訴我,5年才能恢復正常膚質。我笑,泰山贈予我如此光燦的記憶和深痛的紀念,還是值得的。
153100黑龍江省伊春市第一中學
泰山:是我國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岳,中國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著名風景名勝有天柱峰、日觀峰、百丈崖、仙人橋、五大夫松、望人松、龍潭飛瀑、云橋飛瀑、三潭飛瀑等。數千年來,先后有12位皇帝來泰山封禪。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
泰山氣候: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秋兩季較溫和,平均氣溫10℃,但春季風沙較大。秋天則風雨較少,晴天較多,為登山觀日出的黃金季節。夏季涼爽,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僅17℃,即使酷暑盛夏登山,到山頂時還需攜帶寒衣。冬季雖天氣偏冷,但可看到日出的機會較多。
最佳旅游時間:游泰山5月~11月為佳,觀日出則以秋季為最佳。
我們都知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的道理 ,大千世界,海內海外,思之所及,皆可行走。“游哉”正熱切收集你旅途中眼里的風景、口內的美食、心上的觸動、腳下的路徑、嘴邊的風土、靈魂的感悟……別讓旅程的色彩在回憶中漸漸淡漠,寄給苗與姐姐,記住走過的或愛或恨的那些路!
投稿地址:130021 長春市清華路156號《中學生博覽》“游哉”欄目苗與姐姐;或電子郵件myhqs@sohu.com,投稿請寫清作者姓名地址聯系方式,歡迎附帶游覽照片。
#1050833;編輯: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