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談教育:但求成長,不求成功]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近日發表微博談到教育問題時說:但求成長,不求成功,讓成功成為成長的必然結果,這就是成功最正確的道路。如果我們只向往作為結果的成功,人生必然拔苗助長,最后枯萎而死。一只蝴蝶飛向天空,展示了她所有的美麗,但在美麗的背后,她曾經有過毛毛蟲笨拙的爬行,織絲成繭的辛勞,在黑暗之中的等待和化蛹成蝶的痛苦。
[中學教師將地理知識變古體詩]
安徽省陽邏二中的羅欲平老師將初中地理知識編成了88首詩歌,“東岳泰山西岳華,南衡北恒同音發。”每次上課時,羅欲平老師都會朗誦一首詩。他說,地理知識很零散,不太好記,于是他就把地理知識變成了詩歌,結果學生對地理課興趣大增。
[父母用愛助\"弱智女\"成長 美華裔女孩變小畫家]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一個在襁褓中被診斷為智力發育遲緩的“丑小鴨”使華人新移民家庭長期籠罩在家有“弱智女”的陰影中。但由于父母沒有放棄,經過十多年的艱難曲折,如今剛滿17歲的“丑小鴨”蛻變為嶄露頭角的小畫家,活脫脫成為一個漂亮自信、展翅飛翔的“金鳳凰”。就讀于紐約拉瓜地亞藝術高中的呂皎已先后兩次成功舉辦個人畫展,連續幾年獲得“全美青少年藝術聯盟才藝大賽”金獎,過去兩年蟬聯英文講演比賽第一名,并連續獲得《世界日報》舉辦的中國新年繪畫比賽“我最牛”和“美麗的圣誕”第一名等十多個獎項。
[上海擬兩年內取消高中擇校制 ]
據《東方早報》報道,為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上海擬兩年內取消高中擇校制。
據悉,不同于九年義務教育,高中升學通過中考選拔決定學生去向。因此,學生志愿如果沒填好,即使考出高分,也可能與心儀學校失之交臂。所以,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全國各地陸續產生“高中擇校生”制度。即一些考生志愿沒填好,但考分等條件足夠進心儀的學校,通過審核后交一筆擇校費,即可入讀該高中。“擇校生”一般集中在師資口碑較好的實驗性、示范性高中,這在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情況下起到一定作用。不過,隨著基礎教育資源的不斷發展,包括上海在內,很多省市紛紛開始縮小擇校生規模、降低擇校費等。
#1050833;編輯:李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