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考試老師出了一道題目:請給所讀新聞起一個恰當的標題。讀完新聞之后,我特別有感覺,馬上想了一個十分滿意的題目寫在了答題卡上。正巧出題老師經過我身邊,他看了看我寫的標題,說:“你在報紙上讀過這則新聞吧?”“沒有啊。”我側過臉看了看他,好像很不以為意地,其實心里充滿了極大的喜悅——原來我這么有當記者的天分啊!可是,接下來老師說的話證明我顯然會錯意了。他居然說:“不可能!如果你沒看過這則新聞,怎么能起得和報紙上的一模一樣?我這則新聞就是從報紙上摘下來的。”“真是我自己想的!”我有點兒急。老師說:“算了算了,就是和報紙上的一模一樣也不算你抄,咋還不說實話呢?答題吧。”然后有些不高興地走了。“我真不是從報紙上看來的!”我追著他的背影喊道……
畢業多年以后,我和這位老師成為了很好的朋友,有天我們出去吃飯,他說:“你知道么?就是那次你抄報紙上的標題,我才對你產生深刻印象的,我當時尋思這小姑娘嘴還真硬。”我說:“那就是壞事兒變好事兒了唄?那你現在該知道我不是從報紙上看來的了吧?”他哈哈大笑,說:“你嘴咋還這么硬呢?!”當時我就無語了。后來我和一個朋友訴苦,朋友驚奇地望著我,半天后緩緩地說道:“我就不信了,你咋可能和報紙上的標題起得一模一樣呢?”我一下子就“內牛滿面”了,真是比竇娥還冤啊……
后來我發現,即使有一天我能揪著老師的“牛鼻子”對他說:“你一定要相信我,你一定要相信我,你一定要相信我!”然后,他嘴里說著“信,信,信!”也絕不會心口一致。我就不跟他這兒瞎耽誤工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