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以下簡稱記):近年來,你為中國慈善事業捐了十幾億元,家人對你的這種做法持什么態度?
陳光標(以下簡稱陳):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為慈善事業捐款,我的父母、妻子、孩子都非常支持我,沒有因為我捐款而吵過一句嘴。有時,我超過兩個月不捐款,他們還主動提醒我。
記:你在公眾面前從不吝嗇對妻子的贊美,你們是怎樣認識的?妻子最吸引你的是哪些方面?
陳:1995年夏天,我和妻子在一家照相館洗相片時相識,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純美、恬靜,是我非常喜歡的那種類型。此后我經常約她,相處久了,我發現她心地非常善良。當時,正是我事業最困難的時候,連一間房子都租不起,她仍義無返顧地嫁給我,還拿出自己的工資,甚至向她父母借錢,來支持我的事業。正是她的信任和鼓勵,激勵著我奮起。妻子最吸引我的是她的內外一樣美,即便我有了錢,她也保持著當年儉樸的生活作風,買衣服從來不超過2000元,貴一些的衣服都是我送給她的。
記:你是個工作狂,和妻子的感情卻很深,有什么秘訣嗎?
陳:我是個既浪漫又注重實際行動的人。工作再忙,只要有空,我就會見縫插針地帶妻子出去旅游。每次出差回來,我會雷打不動地給她帶禮物,有時實在沒什么買的,就會帶一朵花回家,然后對她說:“送一束花有點浪費了,送一朵花代表我一心一意愛你。”妻子每次收到花,都會很開心。多年來,無論身在何處,我始終保持每天給妻子發三條短信的習慣,內容諸如:“老婆,我閉上眼是你,睜開眼還是你,我非常想你,非常愛你……”我并不覺得這有多肉麻,這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就該時時讓她感受到,而愛的表達恰恰是中國男人婚后最欠缺的。
記:如果你們夫妻之間有了爭執,你會怎樣處理?
陳:在外面,我是一個言論家,在家里,我更愿意做妻子的傾聽者。我和她很少起爭執,偶爾遇到她發火,我總是讓她把話說完,就是不對也要聽完,然后再找個合適的機會進行溝通交流。傾聽并不代表沉默,我從沒有選擇過沉默,而是善于用甜言蜜語哄她,先把她哄開心,再給她講道理。很多男人在家里都不愿向妻子低頭,我卻這樣想,對于自己深愛的人,如果需要,即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生氣的時候哄哄她,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嘛!
記:汶川大地震時,你不但捐出巨資,還帶著員工到現場施救,妻子肯定很為你擔心吧?
陳:擔心是肯定的,但她相信我的能力。臨行前,她悄悄把一個護身符放在我貼身的口袋里,然后笑著吻了我一下,說:“我和孩子在家里等你平安歸來。”不但如此,2009年春節,妻子還倡導并組織南京一些企業家帶著家眷到災區過年。除夕那天,我和妻子帶著滿滿兩箱紅包,以及各種生活必需品,與南京數十名企業家及他們的家人一起奔赴汶川,和災區的群眾一起過年,這個活動前前后后都是妻子完成的。
記:你曾說過你的孩子身上有著和你一樣的特質,平時是如何引導他們的?
陳:孩子3歲之后,我就帶著他們一起參加社會公益慈善活動。我在臺上慷慨陳詞,妻子就在臺下耐心地告訴他們,爸爸為什么要捐錢,捐錢做什么……一開始,孩子似懂非懂,但這樣的教育多了,他們便對我所從事的事業充滿了崇敬。小兒子3歲時,記者采訪我的時候,順便問他:“你爸爸開的是什么公司啊?”兒子特別自豪地答道:“我爸爸開的是黃埔捐錢公司!”6歲時,他看到春節晚會上小沈陽說“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人死了,錢沒花完”,小家伙就轉過頭一本正經地指著我說:“我爸爸不死,就把錢花完了!”全家人笑得前仰后合。
記:你曾表達過死后財產“裸捐”的愿望,對兩個兒子就沒有其他安排嗎?
陳:林則徐曾說過: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我看中的是孩子的能力培養。應該說我的孩子綜合能力特別強,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一種希望。我不會給孩子留下任何財產,希望他們從零起步。在教育方面,妻子和我的理念是一樣的。
陳光標,江蘇泗洪人,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多年來積極投身慈善事業和社會公益活動,先后向社會捐款近14億元。2009年1月,榮獲“2008CCTV年度經濟人物大獎”,并被推選為“最具號召力中國慈善家”,被譽為“中國首善”。他還榮獲“福布斯亞洲慈善英雄”、“共和國經濟建設功勛人物”、“中國熱心公益杰出人物”等榮譽稱號。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