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大多數女人像一朵花,靜靜地孕蕾綻放,再緩慢隕落;那伊麗莎白#8226;泰勒的人生,就像一團火焰,盡情燃燒到最后一刻。無論銀幕上下,泰勒感受新鮮世界的渴望從未減退。她總用最奔放、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方式活著,“我知道自己粗俗,但難道你們會想要一個不一樣的我嗎?”是的,如果不是這樣,她就不是伊麗莎白#8226;泰勒。
永遠沒人能扮演泰勒除了她自己
玉婆泰勒最為世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當然是傳奇婚史。泰勒曾慨嘆,“上帝給了我美貌、聲名、成功和財富,所以沒有給我幸福。”她也許不用如此悲觀,每一次追逐愛情的過程,她不都得到了短暫卻華美的幸福光彩?何況那些婚姻故事里,不乏跌宕起伏的經典。
七個丈夫卻有八段婚姻,多出來的那一段,是她和理查德#8226;伯頓的復婚記。
伯頓是泰勒眾多丈夫中最著名的一個,不僅因為這兩人的愛恨情仇綿延了半個世紀,也因為伯頓同樣是一顆巨星。甚至在一段時間里,他比泰勒都更耀眼。伯頓曾是橄欖球名將,在劇團當過演員,又當過空軍,是個文武雙全的奇才。他能把莎士比亞三十七套劇本倒背如流,無論哪出戲中的哪一句,他都能接著背下去。女人最是無法抗拒懂得她的人,與伯頓在一起,泰勒發現,她的心靈被從未有過地開啟了。“伯頓了解我,比我認識的任何男人都透徹。他像是專為了解我而生,與他在一起,我從沒感到過那么安全。”
可惜兩人性格太相近,濃烈摯愛的同時也彼此傷害,伯頓曾經對泰勒說:“你肯定知道我有多么愛你,你也知道我對待你有多么糟糕,但最基礎、最嚴重、最無法忍受、最殘忍,也是最無法改變的事實,就是我們完全誤解了對方。”互相折磨了差不多十年,兩人的婚姻宣告結束。期間,他們合作了八部電影,包括1966年讓泰勒再度坐上奧斯卡影后寶座的《靈欲春宵》。
兩人的糾葛并未從此停止。離婚后一年,他們復婚,又很快離婚。有一次拍電影,記者采訪伯頓,問起泰勒,他如此總結:“如果她還需要我,我馬上就扔下這個爛片,跳上一架飛機,天涯海角都追隨她。跟她在一起是求生不得,離開她是求死不能。但我一輩子都鐘愛著她。”
后來伯頓再婚,在瑞士定居,直到1984年病逝,這對怨侶即使相隔千里,也都保持著親密的關系。伯頓臨死前,泰勒曾收到他的一封來信。信中說,與泰勒共處的時光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這封信,一直被泰勒視若珍寶,置于床邊。2010年,78歲的泰勒公開了伯頓寫給她的部分情書。這些情書證明:盡管兩人分分合合難免惡語相向,但伯頓最愛的人還是泰勒。
她嫁過制片人、演員、導演、導演的好友、卡車司機,還有參議員。她嫁過比自己大25歲的男人,也嫁過比自己小20歲的男人。好像除了演戲,她的一生都在做著一件事———追求愛情。
即使到了垂暮之年,泰勒仍然相信,真愛在人生的任何時刻都能遇到。今年年初,泰勒還被傳將與拍拖3年的男友結婚。這就是時刻等待燃燒的泰勒,恣意縱橫到生命的最后。
“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擁有結構的奇跡
如果說費雯#8226;麗像一個精靈,讓人憐惜;奧黛麗#8226;赫本清麗可人;而泰勒,似乎美得更純粹,更女人。她可以清純俏麗,高貴典雅,也可以嫵媚性感,風情萬種。她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上帝的杰作。
泰勒的美貌傾倒眾生,甚至驚動了實驗室里的科學家們。他們動用理論和數據,一一分析這位女星為何擁有如此神奇魅力。“泰勒擁有結構的奇跡”,一位心理學家分析說:紫羅蘭色的眼睛、白皙的皮膚、烏黑的秀發,哪一個都足以迷倒眾人,而將三者集于一身,更是獨具致命吸引力。當然還有:嘴唇豐滿、下巴尖細,帶來面部特征的差別顯著;腰臀比例接近完美的沙漏形身材;眼睛嘴巴之間的垂直距離、雙眼之間的水平距離等等,都接近統計數據對完美的詮釋。總之,科學家們費心盡力就是想證明一點:泰勒就是“黃金比例”的一個極佳例證。
這樣一個美得無與倫比的女人,走上演藝舞臺似乎成了她的宿命。
泰勒1932年2月出生于英國倫敦,有著美、德、蘇格蘭、愛爾蘭等多國血統。父親在倫敦開辦了一家畫廊,母親曾是舞臺劇演員,婚后放棄了職業。泰勒自幼習舞,在倫敦長到7歲。當二戰的陰云開始籠罩歐洲上空時,他們舉家回到了美國,定居洛杉磯。
雖沒有足夠財力讓孩子們上私立學校,但母親薩拉#8226;泰勒堅持讓她去和電影廠老板們的女兒一起上舞蹈課。并通過一位同學的父母,幫泰勒爭取到了去米高梅影片公司試鏡的機會。
試鏡前,母親把小泰勒精心打扮了一番,買不起昂貴的真絲長統襪,便在腿上涂一層防曬霜假冒,并用眉筆畫上一道黑色棱線。米高梅非常愿意接受這個美麗動人的小女孩,泰勒幸運地拿到了簽約。
這之后,母親一心要將泰勒打造成一個明星。每天晚上,她都把泰勒濃密的黑發用布條扎起來,以使她美麗的卷發不至于變形。她總是領著女兒去研學那些與演藝有關的科目,唱歌、舞蹈、化妝等等。早上,她還要女兒學會如何不用眼睛注視就能踏準地板上的目標,如何在中心光環下表演。
12歲主演《玉女神駒》引起轟動,從童星到貴婦,泰勒的演藝生涯長達半個世紀。她五次獲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兩次獲得奧斯卡小金人,2000年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勛章。晚年,很多人約她寫自傳回憶錄,她用一貫的霸氣口吻回絕,“見鬼,不用了。我還活在自己的傳奇里呢。”傳奇一生,等待后人評述。
生而為明星是幸運還是不幸
光彩豐沛、繁花衣錦的名利一生,是何其盛大極端,又始終立于風口浪尖。那么在身心上,也必定要承受一般人難以想象的動蕩、苦痛。
翻看泰勒年輕時的照片,里面是一個風華絕代的美人,一雙眼睛寫滿了故事。她嘗試了人生的各種可能性,這一輩子,活得簡直比別人幾輩子還要豐富。但她一生都為病痛所苦,12歲時拍《玉女神駒》時,就曾從馬上摔下,留下了漫長的后遺癥。她患過皮膚癌、腦瘤、心臟病,也跌傷過盆骨,一生進出醫院三十七次,動過至少二十次大手術,并長期依賴安眠藥、止痛藥,酗酒、濫用藥物的問題一直無法擺脫。還有那大開大合的婚姻,一次次不可抵御的分離,一定也是刻骨銘心。
常常覺得,泰勒的一生,和流行天王邁克爾#8226;杰克遜何其相似,他們都被好萊塢剝奪了純真的童年,成為生而為舞臺存在的人。事實上,兩人生前也的確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
兩人的友誼從二十世紀80年代開始。有一年,在杰克遜洛杉磯的演唱會上,泰勒中途突然匆忙離席。杰克遜得知后,傷心得幾乎哭了出來。事后,泰勒特意打電話過去安慰杰克遜,說她是由于觀看位置不好而離開的,并不是嫌他的演出糟糕。這通電話變成了三個小時的聊天,并最終成就了他們的友誼。
從那以后,兩人就成了一對親密伙伴,一起吹生日蠟燭,一起看迪士尼動畫片。杰克遜將作品命名為《伊麗莎白,我愛你》,在荷蘭的牧場上為泰勒筑了座圣壇;泰勒為他的孌童案辯護,“相信邁克是無辜的”。他們像孩子一樣大笑,一起抱怨好萊塢偷走了他們的童年。這兩位人生不無扭曲的巨星,一度相互支撐,可能只有彼此才會懂得,光環背后那不為人知的缺失與苦痛。
杰克遜去世的噩耗傳來,泰勒心碎萬分,甚至傳言她被人看守以防自殺。“我的生活整個空了。沒有人知道我們有多么摯愛對方。”
2011年3月23日,泰勒在美國洛杉磯逝世。第二天,社會各界的追思便如潮般洶涌而至。瘋狂的粉絲們自發來到位于洛杉磯的星光大道,用紫羅蘭色的花海緬懷這位銀幕上永遠的女王,其中不乏白發蒼蒼的老者。星光大道變成了一片花海,工作人員不得不時時清掃道路,并反復仔細擦洗泰勒的銘牌。
一代美艷終隕落,好萊塢古典主義最后的光芒消逝了,但想起她的一生,誰都不可否認:如此的不瘋魔不成活,如此的自我張揚,如此的忠實于自己內心的感覺,難道不是無可超越、無法復制的風景?
(請圖片作者與本刊聯系編輯趙瑩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