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很多人都說我是一個文靜、靦腆的女孩子,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其實并不是很“乖”。我的愛好十分廣泛,唱歌、下棋、錫劇、壁毯等都很喜歡,但我最大的愛好無疑就是閱讀和寫作。我雖做不到“讀書破萬卷”。但我希望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多讀一本書:我雖做不到“下筆如有神”,但我希望在每時每刻都能涉筆成趣。作家梁衡曾經說過:“人為什么要讀書?一句話,為了生命的完整。或者說是為了追回另一半的生命。”既然如此,我甘愿讓閱讀和寫作構成我全部的生命。
《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一看到這本書,我的腦海中就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我們歷史老師那“可惡”的模樣。如果說初中生活是交響樂中的低音提琴,那么歷史老師就是大號,吹起了我們心湖中的漣漪。
老師給個下馬威
說起我們第一次見到歷史老師的情景,想必班里的每個同學都是記憶猶新。那是下午的第一節課,同學們一改過去昏昏欲睡的模樣,一個個“乖巧”地端坐在座位上,耐心地等待著歷史老師的到來。不了解我們班的人肯定會以為這是一個優秀的集體,殊不知……
“踢踏踢踏踢踏……”老師的腳步聲近了,又近了,大家終于耐不住性子,竊竊私語起來,“我猜歷史老師一定是個女老師,你聽這……”某同學突然噤聲了,順著他的目光看去——老師已經站在門口了——是個男老師!教室里忽然像是爆竹被點燃了,噼里啪啦爆炸開來。起哄聲、怪笑聲不斷。再看老師倒是淡定,大步邁進教室,誰知沒走幾步,他就被講臺的臺階絆了一下,一個踉蹌差點沒站穩。講臺下頓時滿堂哄笑。歷史老師佯裝發怒,對著臺階罵道:“哼!沒想到講臺也欺生,哪天一定要好好修理你!”教室里驀地鴉雀無聲。帶著一點小小的意外,一堂課終于正式開始了。
老師有點小自戀
一般說來,歷史老師應該是像歷史這門學科一樣嚴肅枯燥。但我們這個歷史老師,真是想說他呆板都難。記得有一堂課上,我們學習的是美國資產階級革命、,接近尾聲時,老師大手一揮,說道:“好,同學們,下面我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把美國獨立戰爭的意義背出來。”“啊?!”我們都暗暗叫苦。誰知才過了十幾秒。老師又咳嗽了一聲,說道:“好,時間到!下面哪個同學來背一下?”“什么?!”同學們不買賬了,“說好一分鐘,這才過了多久啊?”“是啊,我連讀都沒讀完呢!”……
面對大家的“反抗”,歷史老師一拍腦袋,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略帶歉意地說:“哎呀,不好意思,我一不留神用我自己的智商來衡量你們了……哎,你們只管繼續背啊。”“佩服佩服,見過自戀的,沒見過這么自戀的。”同學們一個個投出“鄙夷”的目光。唉,可是誰又想承認自己的智商低呢?沒辦法,努力啃書吧。
老師施加小威脅
如果你就此認為我們的歷史老師是和藹可親、幽默風趣的話,那你可就錯了,老師的厲害,接下來也讓你見識見識吧。話說有一次歷史課就在政治課下面一節,教師里出奇地安靜,老師講著講著,估計是覺得不太正常,就從講臺上走了下來,走到一個同學面前,大手一掀,一張政治試卷被抽了出來。那個同學像是驚弓之鳥,“呀”地大叫了一聲,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其他同學也紛紛抬起了頭,緊接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掩蓋著“罪行”,一臉驚惶。
歷史老師的表情看不出是喜是怒,我們卻愈發提心吊膽。“政治作業很多嗎?你們要這么抓緊時間?”老師終于發問了,我們反而松了口氣。這時,一個同學可憐巴巴地回答:“是啊,政治老師說誰沒有完成的話,明天中午就要去他辦公室吃面包了。”同學們表情都很“凝重”。“是嗎?光吃面包怎么行呢?”老師笑瞇瞇地說,“不如我請你們吃些精神食糧吧!”“什么是‘精神食糧’?”我們被這句話問得有點虛。老師轉過身去,抱起一大疊試卷,鄭重其事地說:“知識就是精神食糧!”全班暈倒。唉,我們歷史老師的厲害,你算是見識了吧。
近三年的學習中,我們的歷史課有喜有愁,有悲有樂,但這些都不能影響我們對歷史和對歷史老師的熱愛。或許有一天,等我們長大了,在街頭看到一個略顯老態的人,我會帶著一點童真和自豪,向我身邊的親人伙伴大聲說:“瞧,這個人!我的歷史老師!”
專家點評
老師的“小自戀”“小威脅”,和開頭的有些荒誕的“下馬威”,是作者捕捉到的幾個“小”情節。有刻畫,才細致;有情節。才生動。文章在輕松的語調之中,完成了并不輕松的幽默描寫,靠的就是精彩情節的提煉。(駱冬青)
獲獎感言
說心里話,這次獲獎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感動。因為我從這次比賽中領悟到了一個字——“真”。自從進入初中以后,或許是受到閱讀的影響,我的文章有的恬淡典雅、浮想聯翩,有的質樸深沉、蘊含哲理,但縱有華麗的詞藻和豐富的想象,也不能彌補情感的匱乏。缺少了“真”的文章。自然不能說是好文章。在這一次比賽中,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記敘真事真情。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命題,腦海中就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我們歷史老師的形象,往日一幕幕的歡笑、真情奔涌而至,直到那一刻我才體會到什么叫“思如泉涌”。我想,這一個“真”字才是讓我感動的源泉,才是我最大的收獲。
今天的榮譽。將成為我寫作道路上一個新的起點。我深知我還在“蹣跚學步”,我的筆觸還顯得稚嫩,我的思想仍顯得單純。這次的比賽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心中探求文學的大門,而我也會用行動來證明我對寫作的執著。
老師眼中
王旖哲這次獲獎。跟她平時善于觀察、勤于寫作是分不開的。
王旖哲文文靜靜,不事張揚。正是內秀的個性,賦予她觀察事物時的冷靜和細致,思考問題時的周密和深入,創作文章時的流暢和細膩。她的作文頗有特色:語言生動,文筆細膩,結構上條分縷析,正如她的名字“旖哲”,柔和美好又帶點哲理。(金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