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朵:長發微卷,齊劉海,娃娃臉,大眼睛的偽淑女。95后,愛好畫畫,沉默,毒舌,敏感,多變,視力不好,偶爾神經大條的驕傲。
“哇——”在1972年6月1日那天,在一個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小鎮里,在炊煙升起的時候,一個生命就這樣破殼而出了。
她就是梅子,更為確切地說,她是我親愛的老媽。
如同所有的媽媽一樣,梅子承襲了一個不知是優點還是缺點的習慣——嘮叨。最樂此不疲的事就是每個星期開一次“座談會”。
在去年的的某月某日,梅子的座談會有點特別——
“咳咳……本年度第N屆座談會現在開始……”梅子興致勃勃地宣布,一旁的我用手撐了撐快要相親相愛的眼皮。但是,梅子后面的話卻徹底激活了我的腦神經,“本次的話題是童年囧事……”接著便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由于說得實在精彩,做女兒的我不惜花費了N分鐘與N+1個腦細胞記錄下了這些鮮為人知的獨門囧事,其一是為了不讓其失傳,其二是為了紀念梅子那段“不堪回首”的童年。
蘋果是怎樣變成核的
梅子從小就好吃,我敢說,如果說我好吃,那么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是遺傳自梅子。
那年梅子九歲,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所有的孩子都睡了(外婆家不只梅子一個孩子),梅子的媽媽從外面剛下班回來,還特地帶了一個紅紅的大蘋果。那時蘋果比較少見,為了防止孩子們偷吃,外婆把蘋果偷偷放進了床底下的紙箱里,還特地塞了棉花,然后就放心睡覺了。
梅子的鼻子很靈,什么味道都逃不過。半夜,梅子聞到了蘋果的香味,就再也睡不著了。梅子聰明得很,她沒穿拖鞋,輕輕踮著腳尖,躡手躡腳地開始了“尋果之旅”,最后目標鎖定在外婆的床底下。她找到了那個紙箱,蘋果的香味愈加的馥郁,梅子也越干越起勁,嘿,找到了,捧著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梅子張大嘴巴,吧唧吧唧幾大口,蘋果消滅了一半,這時梅子猶豫了一小會兒,要不要留一半,接著又自我安慰起來:“反正都已經吃了一半,放在這兒也會壞掉,不如全吃了。”于是乎,又吧唧吧唧幾大口,不到十分鐘,梅子就結束了“戰斗”。
幾天以后,外婆興高采烈地說:“孩子們,媽媽給你們吃個好吃的。”我大姨我大舅我二舅紛紛轉過頭等待下文,結果外婆找了半天只找到一個蘋果核,她莫名其妙地自言自語,只有梅子自個兒在一旁偷笑。
“好吃印”的由來
梅子的眉心中央有個印記,這可不是一般的印記,它可是有來頭的。
這件事還得從空中的梨子說起。
自從上次梅子偷吃了蘋果以后,外婆便吸取了教訓,不敢再把東西放在低處,因為無論藏得有多隱蔽最后總會被梅子發現。某一天,外婆又買了一籃梨,然后把裝梨的籃子掛在了屋梁的鉤子上。梅子開始安分了兩天,眼勾勾地望著空中的梨子沒轍。然而有一句俗語叫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梅子終究是梅子,近在眼前的“獵物”怎么可能不去“爭取”呢?兩天后,梅子終于采取了行動——
梅子仔細“掃描”屋子一圈后,便盯住了墻角處的兩把椅子,在心里算起了“加減法”——兩把椅子的高度+自己的高度=籃子在空中的高度。盤算了之后,梅子便為自己睿智的想法沾沾自喜,一想到馬上就可以拿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可口梨子,梅子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干了起來——梅子先搬起了那個大的椅子,放在了籃子的正下方,又搬起了那邊那個小凳子,放在了大椅子上,然后自己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凳子,本以為一伸手就可以拿到梨子,誰知道梅子的個頭太小,嘿,還差一點。梅子急得伸長手臂,使勁去拽,這時,腳下一滑,凳子椅子“哐當”一下全倒了。情急之下,梅子眼疾手快地抓住了籃子,于是乎,梅子便懸在了半空中,沒上沒下的,就這樣晃蕩了好幾下,籃子突然脫了鉤——“嘩啦啦”一陣巨響之后,梅子被摔得七葷八素,又在同一時刻,被籃子和幾個大梨砸了好幾下,真是禍不單行。此時,梅子覺得眉心有點疼,一摸——流血了。但是,梅子一瞥眼,看見了地上好幾個黃燦燦的大梨子,就顧不上疼了,抓起一個梨子就開始啃了起來,吃得香甜美味。
外婆回來后,看著一地的梨子和幾個梨核,又看著梅子頭上的傷口,哭笑不得,看在梅子“身負重傷”的份上,也就不再追究了。
后來,梅子眉心上便有了一個疤,疤掉了之后,就成了一個印記,名曰“好吃印”。
最后的小結
是在那樣貧窮的環境下,梅子才會做出那些讓人忍俊不禁的事,換成現在,會有人為了吃個蘋果或者梨,那樣“偷偷摸摸”的嗎?梅子能在那種艱苦環境下苦中尋樂真是不容易。我想對最最親愛的梅子說:“媽媽,我愛你!”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