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級”父母的小唐兩口最近有些困惑,妻子的奶水不足,需要給寶寶加點配方奶粉,但是走到琳瑯滿目的奶粉貨架前,卻不知道如何挑選。比對標簽上的營養成分,其營養含量都很接近,更不知這些營養素是什么意思。走訪了婦幼保健院的專家后,小兩口終于弄明白了其中的奧秘。
蛋白質 是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如果蛋白質含量過低,會造成寶寶生長發育遲緩,身體器官發育不完善。根據國家標準,0~6個月嬰幼兒奶粉的蛋白質含量必須達到12~18克/100克,6個月~3周歲嬰幼兒奶粉的蛋白質含量必須達到15~25克/100克。
α-乳清蛋白 能提供最接近母乳的氨基酸組合,提高蛋白質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蛋白質總量,有效減輕腎臟負擔。還含有調節睡眠的神經遞質,有助于嬰兒睡眠,促進大腦發育。
核苷酸 可以維持嬰幼兒免疫系統正常功能,增加抗體,增強細胞免疫力;促進消化道發育,改善腸道吸收功能;還能刺激雙岐桿菌生長,減少嬰兒腹瀉。牛乳中核苷酸的含量低于人乳,所以嬰兒奶粉中應適量添加核苷酸。
DHA和AA 它們都是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天然存在于母乳中,有助于嬰幼兒智力及視力發育,俗稱“腦黃金”。添加了DHA和AA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喂養效果接近母乳,其生理接受度以及生長發育指標可以達到較佳水平。但過量的DHA和AA會產生副作用,而且不同月齡的寶寶需要的DHA和AA也不同。因此,奶粉中添加DHA和AA的含量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低聚糖 最主要的作用是活化腸道內雙岐桿菌,并促進其生長繁殖,同時抑制腸道中致病菌的生長,增強腸道免疫功能,減少嬰兒腹瀉,利于腸道健康。6~12個月的寶寶應該喝添加低聚糖的配方奶粉。
β-胡蘿卜素 為類胡蘿卜素的一種,在體內可轉換為維生素A,強化寶寶的抵抗力。
免疫球蛋白 是牛初乳和母乳中的免疫因子,具有抗體活性,是分子量小、結構特殊的蛋白質。嬰兒出生后三個月內自身不能合成免疫球蛋白,只有靠母乳供應。嬰兒奶粉中適量添加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提高嬰兒抗病力。
牛磺酸 適量添加有助于脂肪消化吸收,保護肝細胞,促進腦部和視網膜的正常發育。
亞油酸、亞麻酸 如果寶寶的奶粉中含有充足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就可以在體內根據寶寶的需要,自然合成DHA和AA,讓寶寶腦部發育更好。
唾液酸 是神經結苷酯的重要活性成分,與神經系統發育密切相關。在母乳中的含量是其配方奶粉的2~4倍。
維生素和礦物質 維生素A促進正常生長與繁殖,維持上皮組織與視力;維生素B參與體內糖及能量代謝;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病;維生素D能調節各代謝骨骼組織中的造骨細胞的鈣化能力;維生素E抗氧化衰老。適量的鐵可以預防嬰兒缺鐵性貧血。但配方奶粉中并非添加元素越多就越好,如果奶粉中脂溶性維生素A、D與鐵、鋅等礦物質超標,會對寶寶產生毒性。
鈣 嬰兒期需要相對多的鈣。配方奶粉鈣中的含量約70毫克/100毫升,6月齡后母乳不足或完全用配方奶粉喂養,需要及時添加輔食,以滿足其對鈣的需要。
乳糖 是哺乳動物乳腺分泌的一種雙糖,是嬰幼兒哺乳期營養的主要來源,還有促進神經發育和促進鈣的吸收等作用。
益生元 是一些不能被人體完全消化的糖類化合物,包括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等。食物中添加這些低聚糖能夠增加腸道有益菌的數量,并減少腸道中的有害菌。現在國內外知名奶制品廠商已經將益生元成功地添加到奶粉中,解決了嬰幼兒補充益生元的問題。
益生菌 是人體腸道內的有益細菌群落。對寶寶來說,益生菌直接決定了便便的狀況,決定了營養的吸收。如果醫生說寶寶腸胃很不好,一定要吃益生菌制劑,那么單單奶粉可就不夠。制劑畢竟屬于藥物,而奶粉代替不了藥物。但同樣的道理,醫生如果沒有特別交代,藥物類的益生菌制劑也不要自己濫用。
葉黃素 葉黃素是構成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組分,對光氧化、光破壞具有保護作用,也是構成人眼視網膜黃斑區域的主要色素。嬰兒奶粉中添加葉黃素,有利于寶寶眼睛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