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鵬鵬前段時間經常喊肚子痛,家人以為是蛔蟲病,就買了些驅蟲藥給鵬鵬服下。上周一,鵬鵬吃完午飯不久肚子又痛了,還出現了嘔吐。媽媽帶他到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胃炎,這讓當媽的很是困惑:“這不是大人才會得的病嗎?孩子這么小怎么就會得呢?”
不少家長都誤把孩子的腹痛簡單地歸為蛔蟲病,其實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現在蛔蟲病引起的小兒腹痛已經比較少見了,而小兒胃炎的發病率卻在上升。特別是剛上學的小朋友,由于對學習生活不適應,加之經常食用冷飲、零食等,影響胃腸功能,容易造成胃炎。此外,以下疾病也是引起小兒腹痛的常見原因。
腸痙攣 各年齡組都可發生,尤其好發于3~4個月小兒。喂養不當、喂乳量過多、吞氣過多、大量進食冷飲、便秘、腹瀉等都可引起。其特點是突然發生腹痛,小兒劇烈哭叫,有時伴嘔吐,排便、排氣或嘔吐后哭叫可停止。緩解后全身狀況良好,全腹軟,無壓痛。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可引起臍周腹痛,學齡前小兒患急性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時尤易發生。表現有上感癥狀,腹痛、嘔吐,臍附近有壓痛,但腹壁柔軟。
腸套疊 多見于2歲以內小兒,6個月左右乳兒發病率最高。在氣候驟然變冷、改變飲食品種和腹瀉時易發生。表現陣發性哭叫,伴臉色蒼白,頻繁嘔吐,有時排果醬樣便,腹部B超檢查可確診。
急性闌尾炎 各年齡組均可發生,但以年長兒多見。早期有臍周腹痛,然后轉移到右下腹。多伴有發熱、嘔吐、腹瀉,壓迫右下腹時右下肢屈曲,哭叫加重。
慢性鉛中毒 患兒常出現貧血、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等。汽車尾氣污染、水源污染、過量食用爆米花、長期接觸劣質玩具和油漆等,都有可能使寶寶鉛中毒。
腹型癲癇 腹痛間斷反復發作,且發作時小兒精神狀態會發生改變,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識障礙,但很快又自愈。如果小孩出現這種癥狀,用過解痙、止痛、消炎等藥物沒有效果,建議到醫院做腦電圖檢查,確診是否為腹型癲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