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監測血糖能為糖尿病患者及時調整治療用藥、控制病情發展提供重要的依據。但每位病人的情況不一樣,檢測時間、頻率也應有所差異,要因人而異。
血糖控制比較穩定:一周監測一天如果血糖情況比較穩定,患者可以考慮一周監測其中一天的血糖。這一天內的檢查也因人而異,如果空腹血糖比較穩定,而餐后血糖比較高,這種情況下,患者只需要監測3次餐后血糖以及睡前的血糖,共監測4次。
血糖控制不好:監測三餐前的血糖如果三餐前的血糖水平較高,餐后2小時的血糖可能會更高。
血糖控制不穩定:先監測三餐前后的血糖如果三餐前的血糖均正常,那么再測餐后2小時的血糖。如果依然沒有問題,可以補測夜間血糖,看看是否存在低血糖的情況。如果這些情況都良好,那么就可以算作血糖比較穩定的患者,可以一周監測一天的血糖。
1型糖尿病和2型較重的糖尿病患者及藥物或胰島素計量調整期間:一天監測8~9次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準確地觀察到血糖波動,以及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發生。
監測時間還可根據病情變化靈活掌握自測血糖的時間并非一概而論,對于一些突發的情況,比如突然感到心慌,懷疑低血糖的時候,要及時測血糖。
血糖控制目標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理想的血糖水平是達到正常人的水平,即空腹血糖4.0~6.1毫摩爾/升,餐后兩小時血糖6.0~7.8毫摩爾/升,任何隨機時間血糖在8.0毫摩爾/升,同時又不發生低血糖,就可以認為血糖控制良好了。由于個體的差異,血糖控制目標也因人而異,病人應隨時向醫生進行咨詢,根據自身情況確定血糖的適當范圍。老年人容易發生低血糖,制定的血糖標準可略高一點;糖尿病孕婦為了胎兒的健康發育,血糖要嚴格控制在標準范圍內。要定期(3~4個月)到醫院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如能保持在6.5%~7.0%,說明血糖的控制處于理想狀態。
血糖儀要定期檢查、保養血糖儀長期放置,不可避免會受到環境中灰塵、纖維、雜物等的污染,特別是檢測時不小心涂抹在儀器上的血液,都會影響測試結果,因此血糖儀要定期檢查,清潔保養。擦拭時不要使用酒精或其他有機溶劑,以免損傷其光學部分。但如果是生物傳感器型的血糖儀,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每半年到一年時間,可請廠家做一次校正,以確保血糖儀能提供準確的測值。
測血糖的試紙條要儲存好試紙條會受到溫度、濕度、光線、化學物質等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應避免潮濕,放在干燥陰涼的地方,手指不要觸摸試紙條的測試區。選用單獨包裝的試紙條,購買試紙條時有效期要長。
做好血糖監測記錄在監測血糖的同時不要忘記做完整的血糖記錄。項目應包括測定日期、時間、血糖值、可能影響血糖波動的因素、飲食量、運動是否合理、藥物是否有效等。去醫院復診時帶上這些記錄,醫生就可以更準確地為你判斷病情、調整治療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