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腰部病癥,許多人第一反應是腰痛。人體腎臟位于腰部,生理狀況下腎臟起著排毒、代謝的作用,但卻以“盛產結石”著稱?;加心I結石后,疼痛如疾風驟雨,苦不堪言,又不能像膽囊結石一樣一切了之。如何既能去除結石,又能最大程度保全患者的腎功能,一直是醫學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標。
腎結石是指發生于腎盞、腎盂,以及腎盂與輸尿管連接部的結石,根據結石成分的不同,腎結石可分草酸鈣結石、磷酸鈣結石、尿酸(尿酸鹽)結石、磷酸銨鎂結石、胱氨酸結石及嘌呤結石六類。如結石直徑<1.0厘米,腎功能好,無合并感染,病程短,能活動,可選用排石療法;對尿酸鹽及胱氨酸結石,可采用溶石療法;此外,對適應癥還可采取體外震波碎石術。但這些療法不是萬能的,總有一些患者需要手術取石。
在傳統手術時代,醫生面對復雜的腎臟結石,好比是老虎遇見了刺猬,有無從下手之感。因為腎臟內部結構復雜,結石隱藏在腎臟內的“小房子里”,如果貿然對腎臟“砸墻取石”,會導致難以控制的出血,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隨著外科學微創時代的到來,這一課題得到前所未有的進展,代表性的術式就是經皮腎鏡碎石術(英文簡稱PCNL)。具體來說就是在B超的定位下,找到皮膚最佳穿刺點,穿刺針穿透皮膚,直達結石,然后用擴張器依次擴張經皮通道,直到通道寬大到能夠放置腎鏡。然后醫生就像看電視一樣,把碎石器械置入腎鏡,對準結石進行碎石、取石。一般術后1周患者復查X片,如果發現結石大部分被取凈,就可以高高興興地出院了。
該術式的優點很多,最突出的就是繞開了腎臟的復雜結構,從皮膚最直接的通道進入,且損傷小,對人體創傷減至最低。而且手術可重復施行,這在“開大刀時代”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經皮腎鏡碎石術已被公認為治療腎臟復雜結石的最佳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