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鐘情,婚了;一怒之下,離了?!边@是當下很多人的婚姻寫照。從法院辦理的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來看,離婚的主要原因無外乎:第三者介入;性格不合;家庭暴力;下落不明幾種。不同的離婚原因有不同的裁判方法。
類型一:第三者插足
王某是中學教師;鄧某曾是公務員,1990年辭職下海開辦公司。他們于1994年自由戀愛結婚,次年生下女兒,一家人幸福美滿。
1997年暑假,王某時不時地約朋友顧某到家里玩。在交往中,王某常喜滋滋地夸丈夫經營公司有方,溫柔又體貼。顧某非常羨慕,對鄧某心存好感。后來,王某發現,顧某常趁鄧某在家時,找借口來家里玩,而且很晚都不離開,鄧某也和她眉來眼去。隨后,王某家里奇怪的電話多了起來,鄧某接電話又出現支支吾吾等現象。王某悄悄查看鄧某手機,發現了他和顧某的關系。鄧某提出了離婚,并與顧某在外租房同居。兩年后,王某向法院提出離婚。在法官的主持下,雙方協議離婚,鄧某給予王某10萬元的經濟補償。
法律解答:法院在處理第三者插足的離婚案件中,主要從夫妻婚前基礎、婚后感情、對夫妻關系的危害程度以及責任方的認錯態度等方面加以衡量,區別對待。對有過錯的一方或第三者,應給予批評教育。有過錯的一方提出離婚的,如果原來夫妻關系融洽,感情尚未破裂,對方諒解,應著重做好調解工作,即使調解無效,也可判決不準離婚。如果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勉強維持夫妻關系不僅使雙方長期痛苦,還可能使矛盾激化的,應會同有關方面做好思想工作和防范工作,調解離婚無效,應判決離婚。無過錯一方提出離婚的,經調解和好無效時,一般應準予離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9條規定:因第三者介入或喜新厭舊而離婚的,處理財物時,要注意照顧無過錯的一方或子女的利益。
類型二:家庭暴力
原告丁某與被告伍某結婚多年,生有一子。伍某嗜酒成性,經常喝到深夜醉醺醺地回家。酒后無理取鬧,丁某稍有埋怨,他便拳腳相加,有一次,差點把丁某的眼睛打瞎。長期暴打,使丁某忍無可忍,最后雙方到法院協議離婚。
法律解答:《婚姻法》第32條規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痘橐龇ā返?條規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我國《刑法》第260條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61條規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撫養義務而拒絕撫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笨梢?,根據《刑法》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情節惡劣,構成虐待罪、遺棄罪以及其他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類型三:一方下落不明
黃某性格內向,下崗后更是不愿意出門見人,躲在家里悶悶不樂。因經濟拮據,妻子郭某便勸黃某出去找工作,黃某不但不聽,還和郭某大吵一架,并于1999年不辭而別,杳無音訊。2003年,郭某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法院經公告查找、送達傳喚,最后缺席判決郭某與黃某離婚。
法律解答:夫妻一方失蹤,客觀上已經不履行自己對家庭、對子女、對配偶的責任,維持這種婚姻關系對另一方已無實質意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條規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訴至人民法院,只要求離婚,不申請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蹤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經法定程序尋找仍無音訊的,宣告該公民為失蹤人。只要自下落不明人與家庭無通訊聯系之時起算,至公告查找確無下落時止,期間已滿兩年的,人民法院可按《婚姻法》原第25條規定的精神,認定雙方感情破裂,判決準予離婚。
類型四:對生活困難一方的經濟幫助
周某40歲時妻子因病去世,退休后,經人介紹與李某組成了新的家庭。李某是位無經濟來源的農村婦女,在共同生活過程中,周某發現李某文化程度、個人修養、生活習慣等方面都與自己有很大差異,兩人經常為家庭瑣事吵鬧。兩年后,周某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該案在庭審中,雙方均同意離婚,但女方提出因經濟困難要求男方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法院經審理認為,女方屬60多歲的農村婦女,長期患病,又無親生兒女照顧,生活困難,離婚后的生活應由周某每月固定資助。
法律解讀:我國《婚姻法》第20條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痹诩彝ド钫5那闆r下,夫妻間扶養一般不發生問題。在一方無固定收入和缺乏生活來源,或由于年老、患病等原因需要扶養時,另一方應依法自覺地履行扶養義務。具體辦法是:①離婚時一方年輕有勞動能力,生活暫時有困難,另一方可給予短期的、一次性的經濟幫助。②結婚多年,一方年老病殘,失去勞動能力而又無生活來源的,離婚時,另一方應當在居住和生活方面給予適當的安排,可給予長期的經濟幫助。③在執行幫助期間,受幫助的一方另行結婚的,應由其配偶扶養,幫助一方可終止給付。④原定經濟幫助執行完畢后,對要求繼續給予幫助的,一般不予支持。⑤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的住房對生活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另外,不能將一方對另一方的經濟幫助與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予以混淆。經濟幫助是一方對另一方有條件的幫助,而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是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擁有的權利。如果一方所得的財產足以維持其生活,另一方則不予經濟幫助。但是不能用經濟幫助代替共同財產的分割,以防止損害接受經濟幫助的一方對夫妻共同財產擁有的合法權益。(趙興東:四川省高級法院法官)
(編輯張秀格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