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的天目湖與南山竹海之間,有兩個最具個性特色的旅游農莊——吳楚農耕文化園和南山花園。前者是展示曾祖父時代的生活方式,后者是給你的品質生活指引未來。
一
溧陽原是吳楚交界地——吳頭楚尾。一副楹聯概括得好:“吳楚文化源遠流長,田園牧歌纏綿悠遠”。正因為溧陽的吳風楚韻,農耕文明時代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吳楚農耕文化。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農耕文明正在被工業文明所取代。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有失傳乃至消亡的趨勢。
爺爺用過的獨輪車,奶奶坐過的大花轎,曾經住過的老宅院……一個展示古代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吳楚農耕文化園”,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了兩百年前,了解、體驗了祖父母、曾祖父母那個時代的生活。國家旅游局一位專家曾經評價,“這是國內展示傳統農耕文化做得最好的旅游景區,它使農耕文明遺產成為教育子孫后代的鮮活的歷史教材”。
吳楚農耕園的園區內,大片的生態茶園泛著綠波,清澈鑒人的小水庫邊竹林搖曳,風景怡人。茶果菜采摘區,有四百多畝茶、果園、菜園。茶葉制作區,從鮮茶葉采摘到炒制到成品包裝,獲得中國茶葉學會最高獎的“香峰壽眉”,隔著一塊大玻璃屏,制作過程一覽無遺。
園區一角,幾個粉墻黛瓦的徽派四合院組成了一個展示區,四周鑲著圖文皆備的“三百六十行”木刻浮雕。相信很多游客和我一樣,是看了展館才知道,老話說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原來不是虛指,還真有具體所指啊!兩千多件反映溧陽舊時農家生產、生活的實物,散發著泥土的芳香,將延續千年的鄉村進化史演繹得繽紛跌宕,淋漓盡致。碾米的“木礱”,竹木制成的“機器”,絕對是文物級的。有些物品,如果不是講解員的說明,還真猜不出來是干什么用的!
穿過一片紫竹林,是一個典型的江南農家院落。但見一道竹籬笆上爬滿瓜蔓豆秧,推開柴門,農舍、羊圈、菜地、水稻田,小池塘邊架著水車,一群女孩在起勁地踩著水車,給稻田“上水”。看著這座最典型的江南農家院落和這群“瘋玩”著的女孩,我感覺到了心顫,童年在鄉下的快樂時光,仿佛又在眼前。
園區的另一端,是茶樓、陶藝吧。在園區逛逛看看,到這里大人、孩子各得其所。大人們在茶樓泡上一杯“香峰壽眉”,興致勃勃地聊著曾經的鄉村生活經歷。小孩子則跑進陶藝吧,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模有樣地用陶土做起生肖掛盤來。這項“玩泥巴”活動,大人要是參與進來,也會入迷。有一次省局組織各地旅游單位的負責同志來考察,有些人進了陶藝吧,怎么催都不離開,結果拖延了將近一個小時才開車。
吳楚農耕園好玩的地方還有好多。林子里圍了一張網,抓雞的游戲,常常讓勇敢的漢子們掛彩——真正的“一本”土雞,奔跑騰飛活絡得很,喙尖爪利厲害得很,想逮到它,可不是個容易事哦!一群孩子在淺淺的大池子里摸魚,看著魚群在穿梭,孩子們大呼小叫卻抓不住,你會忍不住脫了鞋襪、挽起褲管下去幫忙,搞得渾身濕透,還舉著一條鯽魚對老婆高呼:“我抓到了一條啦,快,幫我拍照!”
二
南山花園,與吳楚農耕園相距2公里,但感覺上,卻不止相隔兩百年。
投資建設南山花園的,是國外工作多年的“海龜”仲博士。這個項目,他琢磨了三年:城里人到鄉下來,一方面是回歸大自然,要親近真山真水,體驗淳樸的鄉村生活。另一方面,又希望在鄉村度假時依然能享受到現代的品質生活。所以,南山花園在建設過程中,就有意與依托農業開發形成的其他旅游農莊錯位——
同樣是背山面水,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建設莊園,南山花園與溧陽其它旅游農莊的反差,確實是很大。不僅建筑物是西洋風格,而且周圍環境的布置也很西化,讓你覺得像是進了一家法國的莊園。
臨湖的洋樓,香檳色的墻面,大大的落地窗,大紅的屋面,哥特式的尖頂鐘樓。穿過洋樓前的大水池,一條棧橋連接著湖心小島的環島步行道。小島上,樹冠高大的樹下,是做工精致的石桌椅;島的中央高地上,建了一座木亭;稀稀疏疏的繞籬竹,圍起了一大片草坪,那是野餐的好地方。陪同我們參觀的小胡告訴我,端午之夜,公司在這里聚會,幾個同事忍不住跳下湖去,暢游了一番。想象著月色皎潔的夜晚,在這里參加聚會,端著一杯紅酒,看著朦朧的遠山近水,聽著鳥蟲的呢喃吟唱,那是怎樣的感受呢?
洋樓的背面,是山地花園,一年四季都開滿五顏六色的花兒。花圃的圍欄上也掛著各種藤蔓,有的正開著花,有的已經結果。小胡指著一株植物,讓我猜猜是什么。我上前仔細辨認結出的果子,哇塞,居然是獼猴桃!
花圃的西邊,是幾個上下關聯的池塘組成的山谷濕地,依然保持著原生態的面貌。繞過濕地后的一片竹林,仿佛轉過一道屏風,眼前豁然開朗。整整一面山坡,是非常精致的現代化茶園,起碼有一兩百畝吧?環顧四周,茶園的背后,是郁郁蒼蒼的大山;茶園的對面,也是樹木參天的原始山林。一條山路,在大山中蜿蜒延伸。
登上鐘樓遠眺,前面不遠便是南山竹海和宜興的橫山水庫。仲總介紹,正在用山里的花卉開發花卉宴,環境布置和接待的細節上也要不斷完善,要給游客提供更精致的品質服務,營造情調的度假氛圍。我漸漸地有點走神。品質生活、情調氛圍,那也許是我們十年、二十年后的生活狀態吧?溧陽農村的生活,哪一天也這樣強調品質生活、情調氛圍了,我們就真正“發達”,邁入現代化了。
(編輯小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