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是小學生學業不良的重要原因。有關調查顯示,學生中有嚴重注意力問題的比率在5%~10%左右。根據筆者的觀察,小學生注意力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分心。一些小學生把注意力指向無關的目標或把注意力同時指向多個目標。分心者雖然也有注意能力,但他們往往將注意力指向不恰當的目標上,因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2注意力缺乏。這類小學生缺乏注意能力,對于任何事情都不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比如,經常一個活動或學習內容未做完就換成另一個活動或學習內容,經常丟三落四,易遺失隨身攜帶的東西,如課本、文具等;在做作業或其他事情時不注意細節,粗心大意,經常出錯。
3多動癥。這是小學生中常見的一種以注意力缺陷、活動過度和行為沖動為主要特征的綜合性障礙,實質上也是一種注意力缺陷的反映。這類學生多數無智力缺陷,但他們卻很難遵守課堂紀律,如在課堂上小動作不停,一會兒玩玩具、一會兒用筆或小刀在課本上或書桌上亂刻亂畫,或做鬼臉逗周圍同學發笑、招惹是非,或敲桌子、吹口哨、離開座位在教室里亂跑,全然不顧紀律和對他人造成的干擾。
4行為沖動。這類小學生經常不經思考就行動,行為常不分場合、不顧后果,想做就做。因其行為常帶有破壞性、危險性,易發生意外事故。如在家翻壇倒罐,對玩具、文具任意拆散丟失,毫不愛惜、滿不在乎。對老師、家長的批評置若罔聞、屢教屢犯。參加游戲活動不能耐心等待輪換,要么搶先插隊,要不就是棄而不做。喜歡爬高、翻越欄桿,在行駛的車輛前會突然橫穿馬路,不會游泳卻任意下河,心血來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等。
在長期的教育、教學中,我發現小學生注意力缺陷是客觀存在的。因而,對存在注意力缺陷的學生,教師我們不應歧視他們。教育實踐表明,小學生注意力缺陷是可以改變的。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只要教育與矯正得法,存在注意力缺陷的學生是能得到改善和發展的。在工作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在班上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盡量減少無關刺激的干擾,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果一個教室里的東西讓人眼花繚亂,聲音雜亂,你能指望學生上好課嗎?因此,在上課時,我特別注意為學生營造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盡量減少無關刺激。這樣,學生可以比較容易集中精力上好課。
2堅持以表揚、獎勵等正面強化手段為主,讓學生多獲得成功的喜悅。我班有兩個有多動傾向的學生,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好動,做作業粗心大意,學習成績很不理想。起初,家長不明就里,認為學習不好,是學校造成的。因此,把學生轉到外地的“名校”讀書,結果還是不行,又重新回到了我校。對這兩個學生,我沒少操心,課堂上,我經常用眼神關注他倆,不讓他倆分心;課后,經常提醒他倆按時完成作業。這兩個學生智力不錯,理解能力、空間思維能力都很好,但存在明顯的注意力缺陷。針對這種情況,我采取以表揚、獎勵等正面強化手段為主的教育方法,每當他倆集中精力聽講、取得成績時,我總是在班上表揚他倆,因而,每次上課他倆都集中精力,很少分心,成績也大為提高。
3注重培養學生意志品質。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十分注重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他們良好的意志品質。比如,對于性子急躁的學生,我教育學生遇到困難不煩躁、不抱怨,對他們不急不躁,以柔克剛;對于行為易沖動的學生,我總是教育他們多考慮行為的后果,不可感情用事;而對于多動的學生則向他們提出明確的要求,運用各種方法促其靜下心來。
4積極尋求家庭教育的配合。小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和訓練離不開家庭的配合。因此,我把學校教育訓練的內容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去。比如,利用節假日進行家訪,或用電話與家長溝通,共同探討學生注意力缺陷的問題,并要求學生家長配合我的工作。
5靈活地交替運用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完成有目的活動所必需的,但有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時間一長,學生就感到疲勞,注意力也會變得不夠集中,低年級的學生更是如此。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靈活運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使學生的大腦活動有張有弛,既能保持有意注意完成學習任務,又不至于讓他們感到疲勞。
小學生注意力缺陷不僅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成績,而且對他們的成長十分不利,如果不及時加以矯正,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工作乃至人生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對小學生注意力缺陷問題,學校、教師、家長和社會都不能等閑視之,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矯正,給他們的成長提供有力的保證。
(作者單位:江西省景德鎮市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