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搖籃,同時也是教師人生成長、專業發展、生命價值充分體現的家園。所以,要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根本的出路就在于——立足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我們要幫助教師盡快樹立專業意識,立足于改進課堂教學方式,全身心地投入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中去。
一開展有效教學交流活動
我們采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開展有效教學交流活動。兩年來,與上海普陀區興隴中學多次開展了交流活動。我校先后選派了20位教師到興隴中學跟班學習半個月。在上海觀摩課堂教學、參與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耳聽八方,眼觀六路”,了解上海的先進教學思想和教育理念。外出學習的教師回來后要將所學所得在教職工例會上對全校教師進行二級培訓,以點帶面,促進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
2009年10月23日,我們還邀請了上海興隴中學的18位黨員老師到校開展了有效課堂教學交流活動。當天上午,兩所學校6位教學骨干老師分別開展了語數英三個學科的“同課異構”課堂教學活動;下午,全體老師濟濟一堂,共同開展課后反思與有效課堂教學探討活動。
通過這樣的教學交流活動,我校老師對上海課改的最大體會可以概括為:管理細,教學實,紀律嚴,時間緊。上海老師們忘我的工作態度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對我校老師的觸動很大,這將對我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并激勵我們不斷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勇于探索,努力進取。
二實行“推門聽課”,開展反思教學
上課是為了學生有收獲,而不是表演給他人看的。我們推崇推門聽課:聽常規課,所有課堂對所有老師開放。聽課一般聽同年級同學科老師的課,每學期不少于10節。聽課是為了探討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而不是作示范或專挑毛病,因此評課要實事求是,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聽課后,要求每個聽課教師著重思考幾個問題,如:(1)這節課體現了哪些有效教學理念?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你認為應如何改進?(2)你平時是如何上這節課的?你的課與課例相比有何不同?你的優點和缺陷是什么?(3)上課教師是否按我校所倡導的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模式組織教學?課堂是否高效?鼓勵教師就這些問題開誠布公地進行交流。既可以在集體備課活動中交流,也可以在課后隨時進行交流。鼓勵教師把自己的收獲、感悟與困惑擺出來,促使教師不斷反思和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為。
教育評價的過程就是反思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是一種用來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改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
三堅持集體備課,加強校本教研
集體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最有效的辦法之一。特別是教師人數較多的學校,集體備課有別于同備課組教師共同探討,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在先后成功舉辦“全縣農村初中校本教研現場觀摩會”和“全市農村初中校本教研現場觀摩會”后,我校就一直要求教師按“個人備課——集體討論——個人補充——教學實踐——教后反思”的模式去實踐教學工作。
每位教師在集體討論前,都應先進行個人備課,從面上把握教材內容;然后備課組每周定期就某一課時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策略的運用、教學難點的突破等方面進行集體探討;教師根據各自的教法和學情,進行個人補充,設計可行、有效的教學個案;教學實踐后及時反饋總結,重點研討課堂實施過程中暴露出的新問題。
實踐證明,集體備課是提高我校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平臺。教師專業能力就是在這種互助式的教研過程中得到共同提高的。
四不斷總結經驗,反思教訓
我校要求老師每個學期都要寫一篇教學反思。反思一學期來自己在課堂教學改革中都做了哪些工作,課堂教學是否落實有效教學理念;總結積累成功的經驗,反思分析失敗的教訓;思考在下一階段教學工作中如何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師在有效教學階段小結會上都要就自己的情況與備課組老師進行交流,探討課堂教學改革中碰到的問題。
每一篇教學反思由教導處統一收集,從中挑選一些有待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的老師進行單獨談話,幫助他明確努力方向,立志改革課堂教學。事實證明,經過深刻反思和校長談話的老師,大多數人的教學成績進步明顯。
五加強量化評估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除了有切實可行的措施以外,還必須建立健全量化評估制度,以規范的評估制度保證這項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我校制訂《永和中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實施方案》,根據不同層次教師的結構及其發展需要,設置五個層次發展目標:教學新人、教壇新秀、校級名師、縣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不但有精神獎勵,還利用每年上海毅石律師事務所和永和鎮政府的獎勵基金對工作突出的教師進行物質獎勵,做到“想干事的有舞臺、能干事的有作為、干成事的有地位”,通過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江西省吉安縣永和中學)
責任編輯:余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