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他新到一家高級點心專賣店打零工。
這天,進來一位落魄的男子,哆嗦著摸出幾張皺巴巴的鈔票,說要買一個豆沙包。他搖了搖頭,正聲說道:“本店只賣高級點心,你還是到其他店去看看吧!”
一旁的店主趕忙插話,對那位男子客氣地說:“能麻煩你稍等等嗎?我親自給你做!”說完,店主引領男子坐下,待到做好豆沙包再恭敬地勾著手將它遞過去,并深深地鞠了一躬:“十分感謝您的光臨。”
他愣愣地看著男子離開,不解地問:“他不過是來買豆沙包的,您為何還要親自接待?”
“我不想失去任何顧客。”店主友善地笑著說,“平常來咱店的大多是有錢人,可他顯然沒多少錢,進到店里該要下多大的決心呀?我接待好他,不就還順便成全了那顆渴望被鼓勵的心嗎?”
一席話,令他驚詫不已,他這才知道,原來善待窮顧客,伸出手為他們窘迫的需要服務,不僅是做成了生意,還能送出一份特殊的溫暖。
后來,他進了大公司上班。那次生意談得很順利,主管讓他去買一批格子襯衣送給一群客戶,他疑惑地問:“為什么不買素面襯衣?我注意那個客戶經理好幾天了,他可一直都穿素面的呀!”
主管呵呵地笑:“我倒是留意了其他客戶多日,他們都偏好穿格子襯衣呢。”
格子襯衣買回來,主管領著他一件件地攤開,畢恭畢敬地送到客戶的手中。
第二天,他發現,除了經理依舊穿著素面襯衣外,其他客戶都已換上了新送的格子襯衣。“經理通常把生意看得很重,所以不會把我們送的禮物太當回事,而下屬則不同。我們按他們的喜好送禮就能打動人心呀!”主管一本正經地說。
他愕然。原來以禮相待職位低的客戶,用心去滿足他們的需求,就能制造出更深意義的感動。
如今,他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在辦公室,他遞交文件給員工時,總要不自覺地先轉動雙手,將文件倒過來,然后再遞給對方。有位女職員注意到這個細節,忍不住問,您為何要這樣送文件呢?他憨憨地笑著說:“這樣文件傳到你們手中時,就是正的呀!”
從不曾想過,日常中伸手去傳遞物品,這個平常而細小的動作,在賦予了善意和體貼后,竟然可以演繹出這么多的感動!一念之間百花開。或許,只要我們意識到關愛弱者、體恤貧困者是一種責任,一種美麗,哪怕在一只手到另一只手之間,也能傳出融融的情意,匯成別樣的溫暖,直通心靈深處。
(林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