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充滿生機的“祖父的園子”。在絢麗多姿的畫面中,你會看到五彩繽紛的昆蟲、天真調皮的女孩、自由自在的莊稼,會感受到“祖父”的慈祥和寬容。蕭紅是怎樣為我們營造出這個快樂世界的呢?
快樂,源自熱鬧非凡的昆蟲世界。走進祖父的園子,你會感到園內充滿生機、五彩繽紛。你看:蝴蝶、蜻蜓、螞蚱、蜜蜂。蝴蝶還分為白蝴蝶、黃蝴蝶、紅蝴蝶……蜜蜂“嗡嗡”地叫著,作者把它想象成胖胖圓圓的小毛球,多可愛呀!作者在此處不厭其煩,一一列舉,還加入了象聲詞,于是,生機盎然的昆蟲世界就浮現在了你的眼前。園中不僅昆蟲數量眾多,而且色彩艷麗。白的、黃的小蝴蝶襯托出大紅蝴蝶的美,還有“金的”蜻蜓、“綠的”螞蚱,文中出現了很多描寫顏色的詞,讓人感到美不勝收。此情此景還能進一步引發我們的想象:園中有個小女孩睜大了天真的眼睛,高舉雙手大呼小叫地追著昆蟲滿世界亂跑。在這樣的園子里,你也一定會被感染,情不自禁地加入到小女孩快樂的游戲中!
快樂,源自無拘無束的園中嬉戲。最有趣的還是“我”和“祖父”在園中的生活:作者精心挑選了三個勞動場景:“我”幫“祖父”種菜、鏟地、澆菜。這能稱之為勞動嗎:下種時“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把菜種踢飛了;鏟地時用鋤頭亂勾一陣,“把韭菜當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作谷穗留著”;澆菜時“把水往天空里一揚”,還大聲嚷嚷“下雨了”……讀到這里,你會忍不住笑了吧?這哪里是寫勞動,分明是在描述一場場無拘無束的游戲呀!童年的嬉戲中,連空氣都是快樂的,醉人的。在充滿快樂的園子里,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親情。“祖父”在勞動,“我”纏著他“亂鬧”、瘋玩,“祖父”非但沒有一句責怪的話,還耐心地給“我”講谷穗和狗尾巴草的區別。祖孫倆的對話勾畫出一幅融洽而溫馨的畫面!透過文字,你一定能看見祖父慈祥的面容和飽含疼愛的眼神。童年的快樂,被祖父以寬容的愛呵護著,生命從此染上了最鮮亮、溫暖的色彩。
快樂,源自自由自在的生命天堂。穿梭在蕭紅的文字里,我們發現童年的快樂似乎也傳遞給了質樸的語言。在寫園子里昆蟲、莊稼的自由時,作者精心鋪設了兩處排比句式:“……就像……”“……愿意……就……”語言明快優美、層層遞進,突出了生命的鮮活靈動。你再讀讀這一句:“它(玉米)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夸張和擬人手法的運用使文章洋溢著童話般的奇幻色彩,充滿了情趣。我們不禁感嘆:祖父的園子不就是所有生命成長的天堂嗎!品讀著如此富有想象力的文字,你還覺得僅僅昆蟲、莊稼是快樂、自由的嗎?作者分明在借景抒情:祖父的園子是自由的園子,“我”的童年是多么快樂、幸福啊!
蕭紅營造了一個快樂的精神世界,最美好的就是童年生活的一幅幅動人場景。一腔柔情從筆尖緩緩流淌,穿過歲月的河流,融進了“祖父的園子”。無論命運怎樣悲苦,記憶中那自由、快樂、充滿愛的園子卻依舊清晰。樸實無華的語言中,飽含了蕭紅對童年、對親情無限的懷念和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