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出名“圖謀不軌”
2010年6月7日上午9點,陜西洋縣二中的高三學生張皎,在踏入考場的那一瞬間,內心便開始怦怦直跳。因為,他蓄謀已久的一個計劃就要實施。考場很靜,其他考生有的在審題,有的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答題。張皎兩眼盯著手中的語文試卷,心里卻是七上八下:怎么辦?是按原計劃行動嗎?
1991年,張皎出生在陜西省洋縣農村。2007年9月,張皎初中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考進陜西省洋縣二中。因為家離縣城很遠,張皎只能吃住學校,為了節省路費,往往很長時間才能回家一次。起初,張皎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撲在學習上,可是學習成績并不理想。張皎從同學的閑談以及各種新聞上得知,現在的大學生太多,畢業后很難找到好工作。自己萬一辛辛苦苦讀完高中和大學,卻掙不到大錢,那不是太虧了嗎?張皎開始苦思冥想,試圖探尋一條成功的捷徑,學習成績每況愈下。
張皎對比爾#8226;蓋茨非常崇拜。有一天,他在看一個關于比爾#8226;蓋茨的傳記時突然想,我為什么不能像比爾#8226;蓋茨一樣創業呢?
很快,張皎想到了一個創業項目———為身處熱戀中的男女創造驚喜和浪漫。他粗略估算了一下,只要有60萬的投資,就可以開辦公司,投入運營。張皎非常興奮,忍不住把自己的創意告訴了關系很好的同學。然而,同學聽了他的想法卻嘲笑地反問他:“聽起來似乎不錯,可你從哪里弄來啟動資金?”張皎打斷同學的話說:“我可以找人給我投資啊。”同學繼續給他潑冷水:“醒醒吧,人家憑什么相信你?除非你是名人還差不多!”張皎脫口而出:“那我就炒作自己出名!”
說到炒作,并非易事。靠什么噱頭炒作?怎么炒作?張皎對此一概不知。
2008年6月高考結束后,云南有一位名叫吉劍的考生,因為在高考中交了白卷,從而在互聯網上小小地火了一把。張皎靈光一閃,我反正學習不好,為什么不能像他那樣交張白卷,考個零分,達到出名的目的,為自己招商引資呢?
靠炒作“名聲大噪”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張皎思想斗爭了兩個多小時,中間幾次差點想提筆答題。最終,他還是在試卷的姓名下方寫下了十六個字的誓言———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生則死。等考試結束鈴聲一響,張皎反而心里一陣輕松。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將自己炒作出名,繼而招商引資。
高考結束后,張皎回到了家里。對兒子的舉動一無所知的母親看到兒子高考歸來,很是高興和心疼,連忙為兒子殺雞買肉,做了一頓豐盛的飯菜。看到母親因為操勞過度而憔悴的模樣,張皎的心在一點點地往下沉。他這樣做對母親來說是不是有點殘忍?母親看到他情緒比較低落,以為兒子考試發揮不理想,思想上有包袱,連忙寬慰兒子說:“即使你考不上,媽媽也不會生氣,只要你努力了,爭取了,媽媽就很高興。今年不行,咱明年接著考……”張皎欲言又止,幾次都差點向母親坦白一切。但他最終還是硬起心腸,把話咽了回去。
因為心中有愧,張皎在母親身邊總感覺尷尬和不自然,他更擔心的是分數公布后消息傳到村里,他該如何面對街坊鄰居以及親朋好友的疑問和議論。幾天之后,張皎告訴母親,他要利用高考之后的這段時間,外出打工,替母親減輕一點負擔。母親看著懂事的兒子,內心十分欣慰。她把家里僅有的積蓄800元錢全部拿給了他,說:“孩子,你在外邊打工要悠著點,你身體還嫩,不能出蠻力。等考試分數出來,考上了你就去上大學;沒考上你再接著復讀。反正,你是咱家唯一的希望啊。”
第二天,張皎逃也似的離開家鄉,奔向老鄉聯系好的打工目的地———上海閔行區的一家酒店。
2010年6月28日,一則帖子開始在網絡流傳。帖子稱,陜西洋縣考生張皎在四門科目的考卷上不僅沒有做任何一道題,而且在所有考卷上都寫下了相同的十六個大字:“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生則死。”帖子中說張皎考的是理科,之所以故意考成零分,并不是針對教育方式,而是為了吸引大眾的關注。他想做生意,缺少投資,他想用這種方式來吸引別人的投資。他想做中國的比爾#8226;蓋茨,十年內掙一千萬。現在他已經有了投資的項目,就是缺少資金。但對于這個項目究竟是什么,帖子中并沒有提。
這個帖子其實是張皎自己發的,他正式為自己在網絡上開始炒作了。他在帖子中宣稱:“這可是一個能創造巨額財富的產業項目!”帖子中還留下了他的QQ號和他本人坐在教室的照片。
消息一出,網上一片嘩然。有網友說,張皎為了出名,不惜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太不值得了!更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完全是炒作!此風對社會的導向有誤導的負面作用,不可助長!
張皎的QQ上,每天向他申請加為好友的網友越來越多。他每天忙于回復網友留言和詢問,手腕打字打得發疼。張皎不得不發帖聲明,如果不是和他談投資的事,就請大家不要再向他申請加為好友了,加也沒用,他沒有時間和精力一一回復,因為他還要打工吃飯。更出乎張皎意料的是,在接下來的數天之內,包括中央電視臺和一家南方著名的都市報在內,全國竟有大大小小數十家媒體記者向他提出采訪要求。此時的張皎已經心力憔悴了,他拒絕了大多數新聞媒體的采訪,只接受了包括他家鄉報紙《華商報》在內的幾家媒體采訪。
名是出了,可張皎最想要的投資人始終沒有出現,這讓張皎不解和郁悶。難道自己只能收獲這并無實際意義的虛名嗎?果真如此,這虛名不要也罷。
喧鬧中“回頭是岸”
這時,張皎曾經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他高考故意考取零分的消息傳到了家鄉。母親很快給他打來了電話,但張皎不敢接,更不知道接通后該如何回答母親,他只有一次次掛斷母親的電話。后來,母親發來短信:“我對你很失望!媽媽的天塌了!”張皎心里一陣絞痛,他仿佛看到母親臉上盡是絕望的表情。張皎淚流滿面,給母親回復短信:“媽,對不起!”
哥哥的電話也緊接而至,張皎忐忑不安地剛“喂”了一聲,哥哥就高聲怒吼:“小皎,你知道我此時此刻最想做什么?”不等張皎回答,哥哥接著說,“我只想抽你耳光!”
第二天,張皎到酒店上班,幾個同事就像看外星人一樣看著他。張皎猜測出,同事們可能已經在網上認出那個考零分的學生就是他了。果然,幾個同事扭過臉,故意大聲嘲笑他:“一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毛孩子,隨便想出一個項目就以為可以賺到上千萬,幼稚啊!”另一個同事接過話說:“他也不想想,網上的人有幾個說話是負責任的,只不過是在逗他玩而已!”張皎接受不了大家對他的態度,當天就提出辭職,轉到另外一家酒店做服務員。雖然月薪只有幾百元,但管吃管住,這讓張皎心安不少。可是,他在新的酒店還是沒能干多久,就被炒了魷魚,原因是他每天不能安心工作,電話和應酬太多。失去了工作,張皎只能寄居在老鄉的出租房里,被動地等待奇跡的降臨。
就在張皎腹背受敵,舉步維艱的時候,7月4日,他突然接到一個自稱顧老板的電話,說是對張皎的項目很感興趣,想和他見個面,聽聽他的詳細計劃。張皎喜出望外,連忙坐地鐵趕到對方約定的地點。在一家酒店的大廳,張皎見到了對方,是兩個年輕人。他們說:“張先生,咱們開門見山,你把你的項目計劃詳細說給我們聽聽好嗎?”張皎畢恭畢敬,把自己的設想竹筒倒豆子般一五一十說了出來。可是,對方聽完之后,樣子怪怪地對視一下,笑著說:“張先生啊,你的項目很好,很有前瞻性和可行性,我們很感興趣。不過我們需要回去再研究研究才能給你答復。”
然而等了兩天,對方始終沒有回音。張皎打電話詢問,對方要么不接,要么關機。問急了,對方竟然回答他:“一邊玩去吧,我們沒有時間陪你犯傻氣。”
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幾次以后,張皎慢慢明白過來,這些所謂的老板,只不過是一些網友因為好奇而搞的惡作劇而已。
直到這時,張皎才真正體會到,靠炒作出名后獲取的并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嘲諷和羞辱!
不切實際的夢想破滅后,張皎痛下決心,開始腳踏實地地打工。但他發誓,不做出一番事業決不回家。他把自己的轉變和心思,通過短信告訴了母親。母親回復他說:“孩子,吃一塹長一智,受點苦,得點磨練也是好事,只要以后知道怎么走路就行。”
2010年11月10日下午,張皎非常真誠地對記者說:“這次接受采訪有可能是我的最后一次,因為我要找一份工作,哪怕薪水不高,我也要把這份工作當作一個平臺,努力學習,積累經驗,提升自己的實力,為將來創業做準備。我打算告別炒作,回歸本真,做一個實實在在的普通人!”(本文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違者視為侵權!)
編輯鐘健 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