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赤壁之戰時,諸葛亮沒有“借”來東風,中國歷史是否會完全不一樣?如果拿破侖和惠靈頓大戰的前晚沒有下起滂沱大雨,歐洲大陸將會走向何方?如果畢業前向心儀的姑娘大膽表白,人生會不會變得幸福而美滿?我們總是心存僥幸,如果改變世界、人生的重大事件出現另一種可能,我們現在的世界是否會呈現另一種結局?
因為這種假設太有誘惑性,所以當電影成為最流行的藝術表現形式后,我們會不斷看到驚世駭俗的作品表現命運重來這一主題。如果8分鐘前,一位特工能找出隱藏在火車上的炸藥,那么就能阻止火車爆炸,但是火車爆炸已成事實,怎么樣才能回到8分鐘前,把已煮成的熟飯變成生米?這就是電影《源代碼》要研究的課題。
用平行世界修正世界
在我們固有的時空觀中,世界是條單箭頭,只能昂首不斷走向新時代,犯了錯沒有后悔藥可吃;在《源代碼》的時空觀中,世界是平行多箭頭,能用現在決定未來,也能用未來修正現在。
平行世界是一個源于科幻小說中的概念:有多個宇宙同時存在,每一個宇宙中的人都會同時存在其他的世界中。也就是說,在這個宇宙中有一個你,在其他宇宙中還有千千萬萬個你存在。
其實,平行世界觀念并不是一個新鮮概念。在西方世界,基督教認為人死之后,生命還會以鬼魂形式繼續,有的人上天堂,有的人下地獄——中世紀的西方,認為世界至少是3條平行線;在中國神話中,除人間,還上有9重天、下有18重地獄——中國人的世界觀是28個世界平行?!对创a》也是這樣一個平行的世界:主角吉倫哈爾排除火車上的炸彈,前后8次被炸藥炸飛,第9次才成功。他前后用9次生命才完成一項任務。9條命不是憑空產生的,都可以看成是其他的8個平行世界“穿越”而來。
這電影就如同游戲《魂斗羅》的真人版:游戲角色每次都要深入虎穴,在規定時間內執行不同任務,為了能保證任務進行到底,每個角色都會有多條命。當一個角色死亡之后,他會自動復活,繼續干活。在游戲中,角色有多條命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在電影中,要讓人死去活來則需要一個理由,電影《源代碼》就試圖給人有多條命一個合理的解釋:“活”過來的人,其實他們并不是真的活過來,而是活在一段8分鐘的記憶中。
正常人幾十年的人生是一輩子,電影中吉倫哈爾8分鐘的記憶就是他世界的全部。所以可以這樣理解:《源代碼》中角色的人生只是正常人人生的一個切片放大而來。這和佛家“一粒沙有三千世界”是同一個道理。
其實,我們不同人的人生軌跡,也可以看成是平行世界。如果我們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和別人沒有比較,我們就會成為井底之蛙,認為天空只有井口一般大小。和別人交流,研究別人的人生模式,就等同于穿越到其他的平行世界,就是跳出井底的過程。當知道天空是由很多井口拼接而成的后,自己井口就是天的固有觀念就會頃刻間土崩瓦解。
電影《源代碼》把平行世界的理論用形象的畫面表現出來,把我們對生命、對人生的理解帶到了另一片天空。以前我們對生命有著亙古不變的定義:有血有肉有靈魂,然而這種觀念只是我們主觀的定義。如果理性地來看組成生命的肉體和靈魂:肉體存在只是能量流動過程,精神世界不過是信息交換。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有能量流動,有信息交流的個體就可以看成生命?!稕_出克隆島》中的克隆人,雖然是被復制的,但是他們也有權被稱為人;《聊齋》中的聶小倩,雖然不再作為“人”這種生命形態存在,但是卻以“鬼”這種生命形態活著;《變形金剛》中以機器人形式呈現的變形金剛是生命;《黑客帝國》中以電腦程序存在于虛擬世界的特工也可以是生命;甚至人格分裂者分裂出來的每一種人格,都可以看成獨立的生命形式——不同的生命形式,讓生命變得豐富多彩,平行而共存的多個世界,讓世界變得不再孤單。
人生重啟的蝴蝶效應
回到過去,修正未來是平行世界在電影中被運用得最多的橋段。《終結者》中,未來的機器人派出殺手來謀殺現世的人類領袖,出發點是希望用未來的科技改變過去,再用“篡改”后的過去改變未來;《尋秦記》中,項少龍回到過去幫助嬴政登基,只為還歷史本來面貌,讓未來不被改變,讓自己可以平安回到由歷史創造的現代。
這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現在的自己,都植根于過去的世界,是由過去的世界產生。你改變了過去的世界,就動了現在自己立足的根基。很尖銳的問題是:你如果回到過去,拆散了你還未結婚生子時的老爸和老媽,現在的你還會不會存在?
《源代碼》給出的答案是:在現實的世界,吉倫哈爾至死都沒有和父親和解,但是死后的吉倫哈爾在另一個平行世界還活著,活著的吉倫哈爾主動和父親打招呼,彌合了死去的吉倫哈爾和父親的裂痕——有多少平行世界,你就有多少分身,你就會有多個父母。有可能在一個平行世界中,你對父母深惡痛絕,但是在另一個世界中,你和父母其樂融融。有可能在這個平行世界你才剛出生,但是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你已經死去。你從A平行世界穿越到B世界來,拆散了你B世界的父母,那在B平行世界,你不再會被生出來,但是在別的平行世界,你照樣還可以出生,因為在別的世界,他們并未被你拆散,他們還走正常的戀愛流程。
不同的平行世界,因為各種原因,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如果把人生軌跡比作一輛從北京到上海的火車。那么平行世界中的不同個體,就如同京滬線上跑的不同火車??梢宰哞F,也可以坐普快。選擇的車次不一樣,人生的進度也不一樣。A坐普快,B坐高鐵,A才到濟南,B可能已到了南京。坐普快乘客和坐高鐵的,旅程快慢不一,對旅程的理解也不盡相同。
我們每個人都是火車上對號入座的乘客。A車上的乘客拿著A車的車票只能上A車。如果A車乘客拿著車票上了B車, A世界的平衡會被打破,B世界也變得不再清靜,整個平行世界會產生連鎖反應。
所以電影《蝴蝶效應》中,男主角每次犯錯誤時都想著回到過去,用事后諸葛亮的想法修正以前犯的錯誤,結果醫好了頭,腳上又產生新毛病。當你的世界出現了病灶,你回到過去把病灶移除,病灶只會在其他地方,以其他形式呈現。你做的永遠只是拆東墻補西墻的舉動。因為世界運行有其固有模式,不為堯生,不為舜亡,更不會因為你移除了病灶就不再生病。南美的一只蝴蝶扇動翅膀會在北美產生龍卷風,不是蝴蝶會打太極,會四兩撥千斤,只因為北美要產生龍卷風是一個設定好的程序,蝴蝶扇翅只是導火索。
世界只不過是一款角色扮演游戲。盡管不同的人玩,游戲會出現不同的場面,甚至不同的劇情,但最后都只會殊途同歸,有大同小異的結局。因為游戲開發有固定的開發模式和情景設定。孫悟空的表現會讓佛祖也大吃一驚,但是終歸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因為佛祖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
《源代碼》中,任務一次次失敗,然后又一次次重新開始。就如同電腦死機后一次次重啟。電腦因為可以系統重裝,可以重啟,所以我們對它執行關機任務時也無所顧忌。如果人的生命、命運也可以輕易重啟,那么珍惜生命就變成了一句空話,為命運而抗爭也沒有了底氣。
電影最后,活在平行世界中的吉倫哈爾請求女主角關閉維持他生命存在的程序。在現實的世界中,吉倫哈爾死去了。但是此時,女主角手機聲響,她收到了吉倫哈爾從另一個平行世界發來的短信。這時,女主角迷惘了,因為在她心里,生還是死,真還是假,現實還是夢境,前世和今生,這些固有的界限瞬間坍塌了。
當平行世界成為真實后,人生重啟就可以肆無忌憚,蝴蝶效應就變得神出鬼沒:這時,南美的蝴蝶扇動翅膀,不再只是在北美產生龍卷風這么簡單,它會對古代、未來、夢境,可知的和未知的世界都產生影響。
所以,有可能,在另一個平行世界諸葛亮沒有“借”來東風,曹操統一中國,是因為你少打了一個噴嚏;拿破侖和惠靈頓大戰的前晚沒有下雨,拿破侖將皇帝進行到底,是因為你路見不平時少吐了一口唾沫;畢業前你和心儀的姑娘表白后立馬結婚生子,你被生活壓得茍延殘喘,已經無閑心坐下來看這篇文章,思考這類“生還是死”,“真還是假”哈姆雷特式命題,鬼才知道這是什么事情產生的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