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網(wǎng)絡上又出了一個新詞匯:“草地哥”。
人稱“草地哥”的是一位山東德州的農(nóng)民,名叫鐘蒙修。他參加遼寧衛(wèi)視的《激情唱響》節(jié)目,他自稱是個農(nóng)民,在家靠干活養(yǎng)雞掙錢,但他喜歡音樂,偷偷跑來參加比賽時身上只有80多元錢,因為住不起旅館,只得在城里的草地上睡了一晚。參加比賽時,鐘蒙修穿著非常不合身的舊西服,穿著破爛的黑色鞋子,用怯生生的山東口音向評委介紹自己,臺下觀眾和評委都覺得他好笑。當他開始唱歌時,全場所有人都被他的歌聲征服了,亮麗的音色,到位的歌曲情感處理,一首《背叛》唱得酣暢淋漓。
從“超級女聲”到“西單女孩”,從“犀利哥”到杭州的“最美媽媽”,從“菜花甜媽”再到這位“草地哥”,這里面有一個清晰的脈絡,那就是草根的力量。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草根能走上前臺,也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人們崇尚草根、尊重草根。人們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對精英文化的“頂禮膜拜”,這已然成為一種普世的、不可小覷的社會價值觀。正因如此,李宇春可以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而中國此前登過《時代》封面的是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劉少奇、姚明……這足以說明一個從草根階層突然崛起的明星背后,其實涌動著一股勃勃的生機,就像春天的草地一樣,雖然廣闊的草地上仍然樹立著參天的大樹,但是正因為有了那些渺小的野草,才把春天裝扮得如詩如畫。
這恰恰是《時代》周刊所追求的價值觀。
“草地哥”走紅后,不少網(wǎng)友質(zhì)疑鐘蒙修故意穿得這樣破爛,還有網(wǎng)友認為這是編導事前精心策劃好的,制造強烈的反差,以博取觀眾的同情。更有網(wǎng)友曝料,“草地哥”是個騙子,他的真實身份并不是農(nóng)民,而是畢業(yè)于北京音樂學院的一位專業(yè)人士,有較為豐富的舞臺演出經(jīng)驗。
“草地哥”是否有假,自然有人會去求證。無論“草地哥”是真是假,它都說明一個問題,在大眾面前的某種情境下,掌聲不再是“精英文化”的專利,“草根文化”同樣能做到。顯然,鐘蒙修如果以專業(yè)歌手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他是沒有任何優(yōu)勢的,也無法博來觀眾的同情和掌聲。但是,如果他以“草地哥”的面目出現(xiàn),那就……
同樣以展示草根力量的“中國達人秀”日前落下帷幕,讓人毫不意外的是,在市場吆喝買賣、扎著麻花辮和圍裙裝的“菜花甜媽”獲得了勝利。不知觀眾有沒有注意到,此前“中國達人秀”評委周立波和上海的一位名叫張生的教授展開了一場罵戰(zhàn),張生批評周立波是“中國達人秀”三位評委中最沒有“教養(yǎng)”的,而周立波反擊張生“你這種品種的教授江河湖海到處都有”。
如果以一個旁觀者來看,這恰恰是“精英文化”與“草根文化”的沖突。張教授是知識分子,他有他的價值觀,他有他對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認知;周立波出生滑稽演員,他對世俗文化有更多的浸淫,他的“海派清口”實質(zhì)上是最最“草根”的表演,用的是老百姓的語言,說的是老百姓能懂的上海白話,普及的是老百姓的價值觀,他嬉笑怒罵,自成一派,這恰恰是周立波的特色。而張教授顯然在以“精英文化”的標準要求周立波,讓他像一個正襟危坐的知識分子一樣參加節(jié)目,那還是周立波嗎?還會有“海派清口”嗎?如果這樣,“海派清口”豈不成了“百家講壇”或者是學術報告會?
“沒有花香, 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小草也可以迎風而舞,活得張揚,活出瀟灑,這真是一個可愛的世界,這真是一個可愛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