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四年十月二十日晨:
……你(編者注:傅雷之子傅聰)的比賽問題固然是重負,但無論如何要作一番思想準備。只要盡量將得失置之度外,就能心平氣和,精神肉體完全放松。只有如此才能希望有好成績。這種修養趁現在做起還來得及,倘若能常常想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你一定會精神上放松得多。唯如此才能避免過度的勞頓與疲乏的感覺。最磨折人的不是腦力勞動,也不是體力勞動(那種疲乏很容易消除,休息一下就能恢復精力),而是操心(worry)!孩子,千萬聽我的話。
下功夫叫自己心理上松動,包管你有好成績。過度緊張對什么事都有弊無利。從現在起到比賽,還有三個多月,只要憑“愚公移山”的意志,存著“我盡我心”的觀念,一緊張就馬上叫自己寬弛,對付你的精神要像對付你的手與指一樣,時時刻刻注意放松,我保證你明年有成功。這個心理衛生的功夫對你比練琴更重要,因為練琴的成績是以心理的狀態為基礎,為主要條件!你要我們少為你操心,我們也只有盡量叫你放松。這些話你聽了一定贊成,也一定早想到的,但要緊的是實地做去,而且也要跟自己斗爭。斗爭的方式當然不是緊張,而是沖淡,而是多想想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得渺小一些,那末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身心反而舒泰,工作反而順利!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事后要補足功課,這個對你的精力是有妨礙的。還是以練琴的理由,多推辭幾次吧。要不緊張,就不宜太忙;寧可空下來自己靜靜地想想,念一二首詩玩味一下。切勿一味重情,不好意思。工作時間不跟人出去,做成了習慣,也不會得罪人的。人生精力有限,誰都只有二十四小時,不安排得嚴密,像你這樣要弄壞身體的。人家技巧不需苦練,比你閑,你得向他們婉轉說明。這一點上,你不妨常常想起我這個榜樣,朋友們也并不怪怨我呀。
(選自《傅雷家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0年,標題為編者所加,有改動)
編者注:傅雷寫這封信時,其子傅聰正在準備次年在華沙舉行的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