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寒冬臘月,俺們東北的大江小河上都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小雪花和時光布偶跟小朋友們一起,穿上羽絨服,圍上厚厚的圍巾,在冰上打爬犁、抽冰尜(gá),玩得別提多開心啦!就在這時,江邊傳來了一陣喧鬧聲:“抓魚啦,抓魚啦!”
“啊,這么冷的天還能抓魚啊?”從南方來的小楠嚇了一跳。要知道,這腳底下的冰,踩著就和平地一樣,不知道有多少米厚呢!可是,只見那些來捕魚的叔叔、伯伯,用長長的冰镩子,鑿進冰層里,很快就打出了面盆那么大的冰眼,然后再把系在短棍上的魚鉤放進江水中。魚鉤上穿的不是魚餌,而是系著一條木頭小魚。叔叔們輕輕抖動著手中的短棍,不一會兒,水中的魚兒看見假魚,誤以為是食物,趕緊游過來吞到肚子里,就這樣輕易地上鉤啦!
“真奇怪,這么冷的天,魚在水里怎么不會被凍僵呢?”小楠不但看得津津有味,還動起腦筋來了。看來,還真得讓小雪花和時光布偶來“科普”一下嘍!
“我們人類覺得水比空氣冷,是因為水的密度比空氣大得多,傳熱更快。在水中,我們身上的體溫,一會兒就會被水傳導出去。所以,游泳時剛一下水,我們都會覺得非常冷。可是,魚是冷血動物。對它來說,水里才是更暖和的地方呢!”時光布偶指著一條被釣到冰面上,還在冒著熱氣的魚說。“而且,水在結冰之后,蓋在水面上可以阻隔外面的寒冷,就像一床‘冰被子’那樣。因此,只要水沒有完全凍成一坨大冰塊,下面的小魚就可以一直游來游去。”
“還有,當冬季來臨時,魚也會像熊、刺猬、青蛙等需要冬眠的動物一樣,為自己早早開始準備過冬的能量。”小雪花補充說,“所以說,魚、蝦在秋天最肥。就是因為它們體內都儲存了很多脂肪和營養,準備在冬天慢慢消耗。科學家們已經做過實驗,發現到了冬天,魚身體里的蛋白質和糖的濃度會迅速升高。有的魚在過冬前,體內葡萄糖的含量可以達到夏天時的1倍多。有了這么多蛋白和糖,魚身體里的細胞就不會在0℃時結冰。這樣,魚也就不會被凍死啦!”
“嗯,真有意思。”小楠聽得又認真,又仔細。忽然,她又想到一個問題,“那,大片大片的海水在冬天是不結冰的,下面的魚也需要過冬嗎?”
“喲,這可是個難題呢!”時光布偶笑著說道,“咱們先說海水為什么冬天不結冰。這是因為鹽水的冰點比淡水更低。海水的鹽濃度大約是3%,因此,沒有達到一定的低溫,海水是不會結冰的。”
“只有到了南極、北極那樣的極冷地帶,海水才會結冰。”小雪花表示贊同,然后接著說,“但是,海水魚的身體里可沒有那么多的鹽分,不然,不就成了‘咸魚’了嗎?”
“可是我看過《動物世界》,北極熊、企鵝冬天在海里都能抓到魚吃,那些魚又為什么沒有凍死呢?”小楠問。時光布偶答道:“噢,這是因為在1969年,科學家在極地的一種海水魚體內發現了一種特殊的蛋白質,這就是抗凍蛋白。這些蛋白可以在魚的體內與細胞里的水分子結合,抑制水分子的不規則運動,從而降低了細胞的冰點。這樣,即使是北極、南極的海水魚,冬天也不會被凍死的。”
“原來是這樣啊。”小楠終于得到了滿意的回答。“看來這次到東北來,真是玩得有趣、學得開心呢!”時光布偶和小雪花也都高興地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