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趕上母親節,早上還沒醒來就收到一條祝我母親節快樂的短信。這人可能忘記了我告訴過她我沒有小孩兒。我不喜歡小孩兒,除了與我受過的教育有關,也應該與我自己曾經是個非常難纏的小孩兒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我其實特別理解小孩兒的,盡管我并不喜歡。
昨天在網上和馮瑜(“小博”的作者)聊天。她說:“做你的孩子會很幸福,有個思想新銳的媽媽,我媽就不給我講這些。”這丫頭被我推薦幾本書之后,目前有點兒膚淺的個人崇拜傾向。我說:“如果你想成為世界級的110米欄選手,你也不能要求我像劉翔一樣飛跑跨欄,因為我不擅長,也不感興趣。對你媽媽也一樣,你只是對她擅長和感興趣的心不在焉罷了。當然你不用改,只是記住不能這么去要求別人,哪怕她是你的媽媽。”
這句話說完,我自己都有點兒被震撼了——我曾經就覺得我媽不夠漂亮、不夠時尚、不夠有氣質、不夠支持我,所以我特別討厭別人跟我說“你長得真像你媽”,也一直認為正是因為她跨越不了吝嗇的本性,親手毀了我的畫家夢和成為小提琴手的可能……可是現在想來,她還是一個很酷很無厘頭很實在的母親的。比如她自己不過生日,但給家人過,當我說我也不過了的時候,她連勸一下都沒有就不再給我過了;比如我上高中的時候有男生追我,她對人家比對我還好……前幾天,她給我打電話說想我了,讓我第二天回家,她給我打飯包吃。可一個小時后,她又打來電話,興高采烈地告訴我說:“你明天別回來了,你弟剛才打電話說想我了,我明天去看看他。”我想如果我當初的理想是成為女周星馳,估計她是個再合適不過的老媽了。
在我的那句話之后,馮瑜開始例數她媽媽的優點,“她喜歡看電視劇,我小時候會陪她看,但是她也是少數和我講得了話的人。她懂的東西不多,但是經驗比我豐富,我也愿意聽她說話,她經常叫我要有自信什么的……”
“哦,勵志型媽媽。”我說。
“是呢,是呢,其實也挺好的哈!”
當然挺好的。你的媽媽可能并不是你理想中的老媽,可是你有沒有試圖找過她們身上的優點?那些不屬于全體母親的,只屬于她自己的個性。
#1050833;編輯: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