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官員薛道衡,有一年冬天奉命出使陳朝京城金陵(今江蘇南京)。眼看春節就要到了,可是仍然沒有完成使命,薛道衡心急如焚。
這可怎么辦呢?他東打聽西打聽,終于得知陳后主對詩歌有些見識。薛道衡此時眼前一亮,連聲說:“有辦法了,有辦法了。”
正月初七那天早朝,一位老臣說:“陛下,北朝使者求見。”后主聽了,漫不經心地說:“不就是個使臣嘛……”“陛下,聽說這位使臣特別擅長寫詩……”后主聞聽此言,忽然來了精神,立即下旨召見。原來,后主治國沒本事,詩才倒有幾分。
薛道衡前來叩拜,后主打量他一下,說:“聽說你是個詩人,何不獻詩一首?”
“謹遵圣命!”薛道衡連忙答應。
薛道衡想到自己獨在異鄉,跨越春節,離家已是兩年,頓起思鄉之情。于是他揮筆寫下兩句詩: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群臣聽他一念,哄堂大笑。后主的臉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說:“什么詩人?徒有虛名!”
薛道衡只是淡淡地一笑,繼續他的思考:我回家的日子可能要在春暖北飛的雁群之后,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早就發生在春花開放以前。自己是多么思念祖國,多么急于北歸呀!真情催發,他的筆端又涌出了兩句詩: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寫畢再念,眾人立即安靜下來。后主細細玩味,認為確是好詩,連連稱贊此詩如“清水出芙蓉”,不但爽快地幫薛道衡完成了使命,還盛情地款待了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