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八歲時,我在奶奶家過周末。那天,爺爺奶奶要去趕集,囑咐我把雞喂了。平時我常看奶奶喂雞,覺得肯定不難,于是連連點頭。他們還是不太放心,幫我拌好了雞食,才出發了。
“咕咕……嘰嘰……”不一會兒,大雞和小雞便唱起了“我們要吃飯”進行曲。
我把食盆端到食槽旁邊,學著奶奶的樣子,攪拌了幾下,用鏟子鏟起,再沿著食槽從左往右不停地抖動。“咕咕咕……”雞食全都倒入槽里,我便學著母雞的叫喚聲,把它們喚了過來。頓時,母雞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孩子,公雞憑著自己身高腿長的優勢,也快速地跑了過來,落后的自然是小雞了。
“嘰嘰咕咕……”它們顯然對這份美餐很滿意,吃得差不多了,便四處轉悠起來。
這時,一只大公雞不安分地邁進了食槽,用爪子扒拉著米糠,跳起了“踢踏舞”。我感覺很新鮮,看著看著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天有不測風云,一只小雞不偏不倚地被壓到了,“嘰——”小雞撕心裂肺地叫了一聲。
那只正忘形歡舞的公雞聽到慘叫,可了不得了。它先是一愣,不到一秒鐘,立即展開強有力的翅膀,“撲棱棱……”我被它掀出來的米糠打了個正著,一撮米糠在我嘴角上“安家落戶”,我這個“肌肉男”立即變成了“雞食男”。
更可氣的是,當我把那只被“泰山壓頂”的“受難雞”拿到眼前時,它竟報復似的伸長脖子,啄向我嘴角的米糠,可把我痛死啦……
(指導老師 寧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