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海底的黃金船隊
1702年,西班牙歷史上著名的“黃金船隊”在大西洋的維哥灣被英國人擊沉,從而留下了探寶史上的一大遺案。
那時,西班牙財政困窘,一支由17艘大帆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奉命載著從南美洲掠奪的金銀珠寶,火速運回西班牙,其間將經過一段最危險的海域,在6月的一天,正當“黃金船隊”駛到亞速爾群島海面時,突然被一支英、荷聯合艦隊攔住去路,這支150艘戰艦組成的艦隊迫使“黃金船隊”駛往維哥灣躲避。
面對強敵的包圍,唯一而且最好的辦法是從船上卸下財寶,從陸地運往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但偏偏西班牙當局有個奇怪的規定:凡從南美運來的東西必須先到塞維利亞市驗收。這樣一來,珍寶就無法從船上卸下。
船隊被圍困了一個月后,英、荷聯軍約3萬人,在魯克海軍上將的指揮下對維哥灣發起猛攻,3115門重炮的轟擊,摧毀了西班牙人的炮臺和掩體,西班牙守軍全線崩潰,由于聯軍被眼前的無數珍寶所誘惑,戰斗進展迅速,港灣很快淪陷,此時“黃金船隊”總司令貝拉斯科絕望了,他下令燒毀運載金銀珠寶的船只,霎時間,維哥灣成為一片火海,除幾艘帆船被英、荷聯軍俘獲外,絕大多數都葬身海底。這批財寶究竟有多少?據被俘的西班牙海軍上將恰孔估計:約有4000~5000輛馬車的黃金珠寶沉入了海底。盡管英國人冒險多次潛入海下,也僅撈上很少的戰利品。于是,這批寶藏強烈地吸引著無數尋寶者。
從此,在近1000海里的海底,出現了一批批冒險家的身影,他們有的撈起的是已空空如也的沉船,有的卻得到了純綠寶石、紫水晶、珍珠、黑琥珀等珠寶翡翠,有的仍在用現代化技術和工具繼續尋覓。隨著歲月的推移,風浪海潮已使寶藏蒙上了厚厚的泥沙,眾多傳聞又給寶藏增添了幾分神秘……
亞馬遜密林的黃金城
在古代,有一個以南美秘魯為中心的印加帝國,十分強盛,京城內所有的宮殿和神殿都是用大量金銀裝飾而成,金碧輝煌,燦爛無比。
16世紀初,西班牙人推翻了印加帝國,掠奪了所有黃金寶石,西班牙統帥庇薩羅聽說印加帝國的黃金全是從一個叫帕蒂的酋長統治的瑪諾阿國運來的,而且那里金銀財寶堆積如山,他立即組織探險隊,開赴位于亞馬遜密林深處的黃金城。然而在這個廣袤無垠的原始森林里,每前進一步都意味著恐懼和死亡,這里有猛獸毒蛇,有野蠻的食人部落,有迷失道路的威脅,一支支探險隊或失望而歸,或下落不明,使庇薩羅只有遙望這片森林,以想象自慰了。
隨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國人、荷蘭人和德國人風聞黃金城的消息,誰都想一攫千金,于是蜂擁而至,深入亞馬遜密林。其中,有位叫凱薩達的西班牙人率領716名探險隊員向黃金城進發,在付出550條性命的慘重代價后,終于在康迪那瑪爾加平原發現了黃金城和傳說中的黃金湖,找到了價值300萬美元的翡翠寶石,然而這僅是黃金城難以估價的財寶中的微小部分。而傳說中的黃金湖就是哥倫比亞的瓜達維達湖。
在17世紀初,一位印第安族最后一位國王的侄兒向人們描述了在黃金湖畔所舉行的傳統加冕儀式:當時,王位繼承人全身被涂上金粉,如同黃金塑就,然后在湖中暢游,洗去金粉,他的臣民紛紛獻上黃金、翡翠,堆在他的腳旁,這位新國王將所有黃金丟進湖中,作為對上帝的奉獻,這種傳統儀式舉行過無數次,可見黃金湖的蘊藏量對人們的誘惑了。
從16世紀以來,對黃金湖的打撈一直沒有停止過。1545年,一支由西班牙人組織的尋寶隊,在3個月時間內就從較淺的湖底撈起幾百件黃金用品。 1911年,英國一家公司挖了一條地道,將湖水抽干了,但太陽很快地把厚厚的泥漿曬成干硬的泥板,當英國人再從英國運來鉆探設備時,湖中已經再度充滿了湖水,這次代價巨大的打撈歸于失敗。1974年,哥倫比亞政府擔心湖中寶藏落入他人之手,出動軍隊來保護這個黃金湖,從此再也無人能夠接近這批寶藏。于是,神秘的黃金湖便成為一個永遠無法揭開的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