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真的‘六一’不能成全貪婪的‘六億’!”近日,中國先鋒行為藝術(shù)家趙半狄自費在北京某報登了半個版面的廣告,“抵制”觀看《功夫熊貓2》,表示該片是老美對中國的一種“文化侵略”。
不知道這位藝術(shù)家本人看沒看過《功夫熊貓2》,本人的觀感是:歡樂,異常的歡樂?!熬ⅰ眰儭扒致浴焙⒆觽兊臍g樂,還非得給人戴上“不愛國”的大帽子,惹來無數(shù)鄙夷也在情理之中,有網(wǎng)友甚至這樣回應(yīng):為響應(yīng)趙半狄的號召,昨天特意帶全家去看了《功夫熊貓2》……
沒有人真的把美國人那句“給中國的情書”太當(dāng)回事,大家都知道“中國文化搭臺,美國大片唱戲”的“資本主義把戲”,而所謂的文化侵略只是一個無聊到家的“偽命題”。
人們觀影,是為了輕松快樂,不是為了接受教化,不會去考慮那么多形而上的問題。但是,“精英們”非要跳出來,他們要讓“愚昧”的民眾警醒,不能被好萊塢洗腦。
誠然,《功夫熊貓2》是一個典型的好萊塢式故事:遠(yuǎn)離現(xiàn)實和政治,個人英雄主義,情節(jié)激烈緊張,視覺效果突出。如果這些是所謂的“文化侵略”,趙先生們,已經(jīng)晚了!世界是平的,地球是平的,聽說過嗎?您看看,電影院里面開懷大笑的人們,他們接受這種故事,完全沒有任何阻礙。
在大陸火得不行的《武林外傳》,放到臺灣,沒有幾個人笑得出來。為什么?因為其語境太有大陸?yīng)氂械奈幕丁!豆Ψ蛐茇?》如果太過老美,譬如變成反映美國中產(chǎn)階級生活的社會倫理劇,相信也沒有太多中國人會產(chǎn)生共鳴。但《功夫熊貓2》不是這樣。影片中,平凡的主人公有不平凡的際遇、善惡到頭終有報,這些不是什么老美的獨創(chuàng),而是全人類通行的俗套故事。這種橋段,韓劇里有,日本電影里有,中國古代戲曲里面也有,從來就不是某種文化所獨有的。我們熱愛這種套路,不管它是老美送過來的,還是非洲人送過來的。何況美國人還辛辛苦苦搞了一堆中國元素來包裝,誠意可嘉!
中國人活得很累,能讓人開懷大笑的電影已然不多。但是,偏偏有人要給這種快樂找茬,用愛國主義的大旗綁架普通百姓的生活娛樂,不是“酸葡萄”心理作祟,就是有點“偽崇高”。
趙半狄還痛斥給《功夫熊貓2》吆喝的六小齡童:“孫悟空不認(rèn)功夫熊貓這孫子!”學(xué)者朱大可諷刺道:“悟空形象來自印度,西游記主題是赴印度取經(jīng),按此邏輯,西游記在鼓吹印度文化入侵,吳承恩、玄奘是賣國賊,小說中支持取經(jīng)的唐王朝更是賣國政府。建議趙施主先批臭西游記,把吳承恩放到賣國絞架上絞死三回,再來聲討好萊塢的入侵罪行?!?/p>
中國文化從來都是兼容并包,從各種文化中汲取養(yǎng)料,從而生生不息,煥發(fā)活力。而中國歷史上每次抵制外貨“虎頭蛇尾”,無不是因為國貨的不爭氣,恰好中國人又不大會因為某種意氣之爭而委屈自己,所以抵制多以失敗告終。
退一萬步說,人家拍咱們的熊貓,“山寨”咱們的文化元素在全球推廣,怎么能叫文化侵略,這明明是在幫咱文化輸出啊!如果這么著,還是不服氣的話,請花點精力,提高一下本土動漫的制作水平吧!將山姆大叔包裝成他們渴望的超級英雄,扔到美國賺他們的錢去!
(編輯 張黎 hope_s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