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里,高樓百尺,摩肩接踵。每個人都低著頭,匆匆行走。鋼鐵的架子,水泥的殼子,呆在里面會窒息。生在周莊烏鎮是奢望。世間太少桃花源,都已被喧囂的人群填滿,沒有空白。
在這個小鎮求學,已是第四個年頭。小鎮在天子腳下,御駕行宮,和首都一水之隔。清晨時有片刻的寧謐,黃昏時霞光瑰麗。有鳥飛過天空。雨后,有植物和泥土的溫柔氣息,沁人心脾。有很多的高校,在小鎮不規則地分布。學生們或緊張或慵懶的神情,背著書包或是拿著書本,等紅綠燈,穿過馬路去教室上課;或是上完課,在街道上走,三五成群。有小商販賣小食品或其它,臉上有煙火色,更多怡然。
也有往返于首都這個大城市上班的人們。在大城市里,太多水仙般自戀的人,也有太多找不到路、迷失靈魂的人。微笑著說你好,然后圓滑地面對。生活所迫,不得不為。察言觀色,左右逢源,似八爪魚。用物質來支撐所有的關系,越來越多灰塵的味道,漸漸地不能呼吸。
田園牧歌,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再沒有這樣的世界。如果有,大概只存在于書本里、夢里。那時的純凈,那樣的質樸,真的沒有懷念么?
小鎮簡單而有點粗糙,但這并不招人討厭。它沒有一到晚上就不停閃爍的大片霓虹。光影下的人們,面目模糊,不甚清爽。也有樓層拔地而起,不久之后,這里也會是喧囂。
渴望保留那樣一個小鎮,春天看陌上花開,緩緩而歸;夏夜,躺在大藤椅上,搖著小扇看牛郎織女,天階如水;秋天看銀杏葉變黃,在半空盤旋、飛舞,拍著手叫,“看黃蝴蝶飛起來了……”像小時候學過的課文;而冬天,透過稀疏的枝條,望見冬日溫暖的陽光,似看到蝴蝶陡然間飛離花瓣,發出會心微笑。
而在大城市,薄霧濃云。站在天橋上,看著人群和車流如梭般交織,會突然間覺得無枝可依。仿佛有大朵的花瞬間墜落,在空氣中劃出清冷的撕裂聲。
田園將蕪胡不歸?
回來吧,在小鎮生活。
安妮寶貝說,城市的生活給人的感覺總是冷漠。是的,每個人的靈魂相隔千里。那么,我們,是要城市的燈火還是寂靜的夜色?
假期時,回家去,聽熟悉的鄉音,身心放松。
是這樣一個小鎮,閉塞,欠發達,每五天有一個集市。瓜果蔬菜,自給自足。有小學生背著卡通圖案的書包,坐在自行車后座,被家長接送;有頭發花白的老人拄著拐杖緩緩而行;有婦人不施脂粉,提了東西穿街過巷。鄰居家養的小雞跟隨著老母雞出來覓食,也有身子細長的狗或頭很大的貓跑過,倏忽不見。房頂的煙囪冒出炊煙,飯菜的香氣飄散出來。站在小鎮,身心陶醉。
回到小鎮,看云無心以出岫,看木欣欣以向榮,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
鳥倦飛而知還。回到小鎮,那是我們最初的家園。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