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的癌癥治療
今天的癌癥治療,不論是外科手術、激光、放療還是化療,都離不開切除或是毒殺腫瘤的思想。但我們忘記了另一種做法,那就是通過基因科學,尋找癌細胞的內部結構,了解它的活動機理,最后去除它的活動源頭。抗癌治療是一項長期戰爭,贏得這場戰爭的基礎,就在于能否讀懂癌細胞的DNA。
戰勝艾滋病的希望
三十年來,人們和艾滋病的斗爭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十年前,非洲南部感染艾滋病的人群死亡率近一半,而今死亡率已經有明顯的下降。藥物治療挽救了將近50萬人的生命。在艾滋病最為嚴重的33個國家中,新增感染人數下降了25%。最近的研究表明,治療艾滋病的藥物也能夠阻止艾滋病毒的傳輸,這也為戰勝艾滋病帶來新的希望,這意味著治療艾滋病的藥物可以成為一種預防的疫苗。那么戰勝艾滋病將不是一個挑戰,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戰勝疾病的成本。
塑化風暴
最近的塑化劑事件,凸顯政府對食品衛生管理的不重視。全臺25個縣市的衛生局的食品衛生經費約1億新臺幣,人均配額為4.6元,而發達地區的人均配額已達102元。由于相關預算少,稽查與檢測人力嚴重不足,某些縣市衛生局連合法食品添加劑都沒有能力檢測。目前,衛生機關對于食品添加劑的管理重心主要放在上市食品抽檢。對于食品添加物源頭,也就是化工原料生產者或進口商的管理,因牽扯的部門過多,出現難以控管的現象。有專家認為,必須建立食品追溯制度,從原料來源、生產、加工、制造、流通、運輸到銷售,每一個階段都可以向上游追溯及向下游追蹤。但這項制度仍停留在衛生署試辦研究計劃階段。
量化寬松政策之后
華爾街和眾多投資者都為即將到期的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焦慮不堪。屆時,中央銀行將買入價值6000億美元的政府債券,以填補聯邦赤字和在市場中注入更多資金。人們對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及其截止對美國的影響仍爭論不休。
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為2.8萬億美元,遠高于2008年之前的9千億美元。央行將繼續再投資利息和到期債券的本金,以鞏固經濟的穩定基礎。
與此同時,美聯儲向市場注入的上千億美元鈔票將支持未來經濟的復蘇。雖然最近住房、生產、就業率和消費者信心數據差強人意,美聯儲不太可能開始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