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瑛,王正順
尹世明 《后土集》:厚實嚴謹 清新凝練
□李 瑛1,王正順2
(1.太原晚報,山西 太原 030009;2.北京政法干部職業學院,北京 102600)
《尹世明詩文選第二卷·后土集》文字精練,文風清新,厚實嚴謹,精深耐讀,樸實親切,展現了尹世明教授多年來多方面的學術成就和工作成果,以及令人肅然起敬、積極進取的入世精神。
尹世明;《后土集》;厚實;嚴謹;清新;凝練
《尹世明詩文選第二卷·后土集》,分文藝美學、編輯出版、統一戰線、志書編纂四個部分,共收錄了30多篇已發表的文章。閱讀《后土集》,仿佛是在真與美,精與深的長河中徜徉。《后土集》文字精練,文風清新,厚實嚴謹,精深耐讀,樸實親切,多角度展現了尹世明教授多年來多方面的學術成就和工作成績,以及令人肅然起敬、積極進取的入世精神。
作者曾經在山西師大教書、編報刊,工作幾經調動。《后土集》所選文章,都是作者在工作崗位上,對實際問題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反復思考、探求新路、銳意改革之作。比如,作者先后擔任《山西師大學報》、 《山西地方志》、《滄桑》、《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主編,在《堅持改革辦出特色》、《山西師大校刊·學報的創辦與發展》等文中,論述了編輯的思路、編輯的工作和編輯的成績。以主編《山西師大學報》為例: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6年,《山西師大學報》發表的文章,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社全文復印的有295篇次,《新華文摘》全文介紹的有16篇,《高校學報文摘》全文介紹的有28篇,《光明日報》、《文匯報》、《解放日報》、《福建日報》等報刊摘要介紹的有28篇。學報已發行到英、美、法、蘇、澳大利亞、香港、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該文注重研究如何從實際出發,銳意創新,并根據多年實踐,探討總結出“學會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五條經驗:一是解放思想與求實精神相結合;二是借船出海、借雞生蛋、校內校外相結合,以提高本校師資質量為主;三是專項研究與配套文章相結合;四是學術研究與爭鳴討論相結合;五是理論研究與地域特色相結合。文章有思路,有例證,有典型,內容充實新鮮,耐看、耐讀、耐想。特別是今天,我們的干部隊伍尤其是領導干部,學歷、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發表文章、出版書籍的人很多,如何在實踐中研究工作,如何著書立說,尹世明教授的寫作實踐,可以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示。
《后土集》的文風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尹世明教授不是多產作家,他的千字以上文章,都是經歷幾個月甚至幾年反復推敲、修改而成。象《后土文化——底蘊深厚、千姿百態的美的百花園》,從美學的基本范疇壯美 (崇高)、秀美角度,對后土文化的社會歷史美,宏偉建筑美、文學藝術美進行了深入研究,發表后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反響。為寫這篇萬字左右的文章,尹世明教授看了20多本美學論著,參閱了40多篇研究文章,又到后土祠實地考察,住了三天,歷時一年多才完成的。他還不滿足,仍在繼續修改。再如《人民政協調查研究工作的新發展》,是在對人民政協宏觀調查、專題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委員視察等的研究基礎上,又專項研究了近年來興起的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從它的方式、制度、途徑、效益,實地考察,指出了它是政協調查研究的新發展,特別強調了它的重要性、前瞻性;“履行政協職能的經常化”、“政協的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和傳媒的有機結合,形成新的輿論監督機制”,開辟政協論壇、政協之聲、政協熱線等渠道,“架起溝通黨委、政協和群眾之間的‘連心橋’,形成廣泛的群眾性參政議政,這將為發揚民主開辟了一條新的渠道。”文章發表后,多家采用,象國家行政學院立即收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偉大實踐》叢書,已由中國檔案出版社正式出版。
《后土集》語句精練,流利形象。品讀《后土集》,一陣清新文風撲面而來。比如,《盧森堡一瞥》:“在盧森堡的舊城,空氣清新,令人神清氣爽。一片蔥蘢,一派春意。成排小樓,小巧玲瓏,各有風格,各顯英姿。這里的雨,說下就下,說停就停,遠遠望去,云在浮動,象雪堆,滾來滾去,間隙還透出亮色,但雨竟下起來了”,美麗如畫的盧森堡,像偉大作家筆下一篇優美散文,像杰出畫家筆下的一張巨幅油畫。“耐看耐讀,常看常新,你去過一趟,你再看一回,你還會想:什么時候,我再去一趟呢”。語句短小、精練、含蓄,令人浮想聯翩。這和一些文章中的歐化句,五六十字的奇長句、生造詞句的“時髦句”相比,你就感到有何等的差別。
欣賞作品,既要讀書,又要讀人。《后土集》作者年逾七三,還在鉆研、寫書,他那積極進取的入世精神,精騖八極的探索精神,融匯百業的刻苦精神,老當益壯的獻身精神,都令人神往。
這里從《后土集》中的幾篇文章說起。一篇是《堅持寫日記終生都受益》。《青少年日記》在1998年第十期封面,發了作者的簡歷,還印了頭像,然后在“名人談日記”欄,發了這篇文章。作者以精練、活潑、感人的文筆,寫了自己幾十年寫日記、記日記的深切感受。都寫得真實、深切。他寫道:“日記是我的朋友,是增強我工作計劃的重要手段,是培養我獨立分析、獨立思考的重要陣地。”作者從高小開始寫日記,日積月累,最近三十年來,更是日日寫,天天記,持之以恒,雷打不動,這篇文章是1998年發表的,當時日記已寫出113本,如今已寫到141本。他的每冊都有編號,都有冊集題名,厚厚一大堆,裝滿一大箱,大約有一千萬字左右。文章還特別強調,“堅持寫日記,就是苦練寫作基本功的過程。每天堅持在字、詞、句、語法、修辭上下功夫。新的語匯,新的表述、新的材料、新的見解,隨時記入日記,信手拈來,生動鮮活。天長日久,熟能生巧。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寫作技巧、寫作能力、寫作水平,是會自然而然提高的”。“百煉功純始自然”,才能達到“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的境界。文章寫得精練,有粘性,就是如此下功夫積累的。
另一篇文章是《辦好家庭報相互競賽好》。在非典鬧得最兇的2003年春夏,他和老伴與弟弟、弟媳商量,辦起了家庭報,其宗旨是相互交流,相互通氣,相互競賽,相互激勵,取長補短,增長情誼。它開設的欄目有:全家新聞、光榮榜、家族新紀錄、老人寄語、晚輩習作、詩詞攝影、創造發明、科研文摘等欄目,雙月刊,由各小家庭輪流辦,已正常出到44期,大約發了100萬字的文稿。他和弟弟,八個小家。表弟、親家后來也加入編報。如今晚輩們個個是單位的先進工作者。兒子曉雷是太原市“新長征突擊手”、全國科技獎獲得者,兒媳劉暢獲山西省一等功、太原市一等功嘉獎,侄兒曉輝、曉峰分別是航天科工集團,第二航天研究院的先進工作者。我們之所以強調此點,是想說明,作者不僅一個人刻苦,他還要帶動大家庭前進。另外在編家庭報過程中,又給他個人提高寫作水平,形成了一個新的平臺。
再講講金婚健康老人。《后土集》有一組講這個問題的文章。作者夫婦獲得太原市金婚健康老人稱號。尹世明教授今年73歲,耳不聾眼不花。裸眼視力還能看清比日常書報五號字小的七、八號小字。他陽光心態,壯士情懷,有板有眼,有聲有色。他有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堅持鍛煉,持之以恒,雷打不動,每天連午睡一起堅持八小時以上良好睡眠,每天堅持兩次鍛煉。下午到健身場在騎馬機、漫游機、壓腿機等六種機械上運動各100次,共600次,再做一套氣功操。回家來回共走3000步,風雨無阻,持之以恒。
《后土集》厚實嚴謹,清新凝練,其開闊的思路,扎實的內容,清新的文風,源于作者健康的身體,這就是尹世明教授的底氣和底功。當然,《后土集》不是驚世之作,但細細讀來,你就感到這是一部閃耀著智慧之火的使人遐想、催人奮進的益世之作。
[1]尹世明,尹世明詩文選第二卷·后土集[M].香港: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10.
[2] 百科名片.后土祠 [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7673.htm.
Yi Shiming's"The Collection of Houtu":Being Precise,Novel and Concise
Li Ying1,Wang Zhengshun2
(1.Taiyuan Evening Newspaper,Taiyuan,Shanxi,030009;2.Beijing Professional Officials'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Beijing,102600)
Yi Shiming's second volume of poetry and prose,"The Collection of Houtu",is profound and readable,and has many features,for example:the language is refined,the style is novel,and the structure is precise,which shows professor Yi Shiming'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work products of many years,and his awe - inspiring and enterprising spirit.
Yi Shiming;"The Collection of Houtu";thickness;preciseness;novelty;conciseness
I207.6
B
1008—8350(2011)02—0095—02
本文責編 安春娥
2010—10—15
李 瑛 (1946—),女,山西孝義人,太原晚報,記者;王正順 (1934—),男,山西萬榮人,北京政法干部職業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