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富華
(山西陽煤集團黨校,山西 陽泉 045000)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
□陳富華
(山西陽煤集團黨校,山西 陽泉 045000)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既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關鍵所在。思想政治工作由“說服教育型”向“理解溝通型”轉變,注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受到了廣大員工的充分肯定。創新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及時了解掌握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注重提高人們的知識水平和思想覺悟,培養健康陽光的心理素質及心態,積極探索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預警機制。
人文關懷;心理疏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這標志著我們黨對在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思考和新認識,也為企業進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和諧,惠民生。而人文關懷不僅僅是從經濟和道義上給予關懷,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實現人的價值,它在強調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格完整以外,又增添了新的時代內涵。心理疏導則更加注重人性審視,既建立在對對象的尊重上,又貼近對象的實際需求。實踐證明,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效地心理疏導常常可以使工作效果事半功倍。
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說服教育型”向“理解溝通型”轉變的具體體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過去那種簡單的說教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如當今就應從人的心理出發去理解和溝通,做到既要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更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這樣,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順應社會發展的具體體現。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明顯加快以及日趨激烈的競爭,導致人們患有各種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的幾率增加,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詢網絡,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對于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我們黨的事業和社會發展尤為重要。
首先,尊重人是人文關懷的前提。尊重人就要尊重人的個性,采取不同的方式開展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入耳、入腦、入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尊重人就要平等交流,寓理于事,寓教于情,真正使人感到可親、可近、可信,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吸引力。尊重人就要樹立平等、民主的觀念,以民主協商、討論交流等方式來解決問題;就要尊重工作對象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凡是涉及他們切身利益的事,都要盡量讓他們了解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采納他們的合理建議,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地位,激發他們配合工作的熱情。其次,理解人是人文關懷的基礎。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化解各種矛盾,構建和諧社會。但由于人們的家庭、工作、社會等成長環境的不同,必然導致人的心理復雜多樣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通過把握工作對象的言行,深入分析其真實的思想狀況,并給予充分的理解,才能與工作對象進行思想溝通,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實踐中,要理解我們的每一位職工,要從不同角度和層次進行換位思考。如果自己處在職工的位置上,試想一下自己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自己希望得到什么樣的幫助,然后再根據個人不同情況進行溝通,對癥下藥解決思想問題。再次,關心人是人文關懷的關鍵。關心人,就是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時,心中始終裝著他人,動之以情,施之以愛。職工群眾大多是通過與他們切身利益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解決來認識黨和政府,來感受組織的溫暖,來理解黨和政府的政策與措施的。因此,應將“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要求落到實處,急群眾之所急,為群眾分憂解難,多辦得人心、穩人心的好事實事,把做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在辦實事中貫穿思想教育,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經驗和方法,也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實效的重要途徑。關心人,是一種情的凝聚、義的感召,是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和諧人際關系和良好氛圍的關鍵。因此我們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體現真誠的人文關懷,當職工有事相求時竭力相助,當職工有困難時鼎力相幫,當職工取得成績時道一聲祝賀,當職工缺少自信時給予鼓勵,從而使職工產生一種被人關心的滿足和愉悅感,煥發出工作熱情和創造精神。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文關懷的重要環節。對于人的心理壓力、心理健康、心理和諧問題的關注及如何解決這些改革中的問題,已經成為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課題。如,企業開展爭當“五心級”職工活動,要求職工對待事業要忠心,對待工作要用心,對待成績要虛心,對待同志要誠心,對待困難要有信心。同時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從心理上引導廣大職工積極樹立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引導他們用和諧的方法和思維方式正確地認識問題、處理問題,培育達觀、寬容的精神,培養自尊、理性、平和、健康的社會心態,用開闊積極的胸懷看待一切。在處理人與人關系的問題上,引導職工合理競爭、共同發展,提倡包容和協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見義勇為的社會道德風尚。努力開展一些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做到大型活動月月不斷線,小型娛樂天天見,豐富職工文化生活,滿足職工文化需求,用高尚的精神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用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調節職工的情感和心理,消除職工的憂郁、孤寂和失落等不良情緒,讓職工在生活上富裕,精神上充實而愉悅。
心理疏導就是以心理學的方法,用行動影響或善意引導,使人的思想、行為逐漸向好的方面轉化,是黨組織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我們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做法。將心理疏導正確運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應該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做起:
一是理性疏導。要做好這項工作,一定要堅持在疏通中引導、在引導中疏通,疏導結合的原則,做到狠抓苗頭、防微杜漸,不要等問題大了再去解決;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不做空洞說教;循循善誘,啟發自悟,不可強制武斷;表揚為主,批評為輔,激發被教育者的上進心;滿腔熱情,平等待人,不以訓人者的架勢與對方談話;因人而異,區別對待,不搞千篇一律;允許反復,持之以恒,要有耐心和毅力;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正人先正己,才能效果好。
二是信任疏導。信任的意義必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信任是理性的信任,是多次感性相信的飛躍;二是信任是建立在雙方基礎上的信任。如果只是一廂情愿而不是雙方互信,那么就不會實現信任感化。因此可以說,在領導與群眾這對矛盾中,領導是信任的主要矛盾方面,領導必須正確對待群眾,把握住相信群眾這一關鍵,才能提高感化教育的效果。例如在用人的問題上,對犯有錯誤的同志不能采取一成不變的態度,而應該用發展的眼光正確看待犯錯誤的同志,既要嚴肅認真地給予批評教育,又要真心實意地歡迎他們改正錯誤,以積極的態度鼓勵其進步,并給以其改正錯誤的機會,在使用上不歧視,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三是地位疏導。這一方法,在改革開放特別是在當前大力提倡培育企業精神,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形勢下更顯得尤其重要,而實施好這一方法,關鍵是要像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的那樣,必須“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以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為根本”,使職工真正體會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及肩負的責任。如在民主管理諸多活動中,要鼓勵職工積極參與民主評議黨員、民主測評干部和提合理化建議等活動,為職工參政議政提供具體的條件和環境,從而激發起廣大職工說主人話、辦主人事、干主人活的積極性。
四是情感疏導。主要有三個方面:政治上關懷,就是從人生道路與方向上關懷,鼓勵人們的自尊心和上進心,通過政治關懷,引導職工走正確道路,如入團、入黨、爭先、晉級等,搞好對職工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上關懷,就是對職工在工作生產過程中各種情況的關懷,如安全技術、質量、工作條件和環境等,要給予經常過問或改進。生活上關懷,就是對涉及職工生活各方面的問題,如房子問題、孩子問題、戀愛問題、經濟問題、傷病災禍問題、家庭糾紛問題以及下崗人員的再就業問題等都要進行關懷,不斷幫助其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使其時時體會到黨的溫暖,自覺地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這就是說,一個好的思想工作者必須要學會關心人、愛護人,只有你體貼了大伙,大伙干起工作才會心甘情愿,這些東西帶來的力量,是壓制命令永遠做不到的。
五是形象疏導。就是領導者用自己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率先垂范的良好形象來教育和感化職工,使其受到啟發和激勵。這一方法尤其是對那些當前經營狀況不佳,暫時出現困難的企業非常重要。企業越是困難,職工群眾就越是關注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生活中,我們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這說明領導者自身形象的影響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實施好形象感化,領導干部就必須做出好樣子,時時處處嚴于律己,模范帶頭,做出表率。
要及時了解掌握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思想政治工作應有的放矢,要達到工作效果,就要把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工作重點,真心實意關心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困惑與矛盾,千方百計為員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當前,人們的精神與心靈經歷著如同社會大變革一樣的強烈震撼與沖擊,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道德困惑、理想迷茫、信任危機等現象。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就是要一方面引導人們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使人們把個人發展與國家的發展、民族的發展,把自身價值的實現與他人價值的實現有機統一起來,在為國家和民族的奮斗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另一方面,要更多關注人們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盡力消除造成或引起人們心理失衡、失調的外部誘因,為人們的身心健康及全社會的和諧營造良好氛圍。
要注重提高人們的知識水平和思想覺悟,培養健康陽光的心理素質及心態。陽光是世界上最光明、最美好的東西,它能驅趕黑暗和潮濕,溫暖我們的身心。而心態對我們的思維、言行都有導向和支配作用。所謂陽光心態是積極、知足、感恩、達觀的一種心智模式。人與人之間細微的心態差異,就會產生成功和失敗的巨大差異!愈演愈烈的競爭態勢,在給人們帶來豐厚物質回報的同時,也讓人們心理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各種心理問題日漸顯現。因此,企業應該關注員工心理健康,開展各類型的心理知識講座,各種放松、緩解人們壓力的活動,最終使員工能夠打開心靈的窗戶,讓理智、和諧、寬厚、樂觀、健康的陽光根植于人們的心田,使得人們能夠用和諧、健康、樂觀的心態認識事物、分析事物、解決問題。一旦人們擁有了陽光心態,就能享有快樂的空間,成就幸福美麗的人生!
積極探索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預警機制。理論和實踐表明,盡管危機本身具有不可預測的特點,但早發現、早干預是危機干預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也要提高危機干預、預警意識,建立有效的危機干預、預警機制,提高大家的心理應對能力。要建立健全社會輿情匯集和反映機制,加強社會心態的監測、評估和預警,促進社會情緒交流渠道暢通,避免不良心態積累惡變,幫助人們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心理和諧。要加大心理衛生投入,健全心理咨詢網絡,把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貫穿、滲透、體現于各級各部門的思想政治工作當中。
[1]羅清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J].新聞天地,2010,(5).
[2]孟新立.淺談如何以人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現代經濟信息,2009,(11).
[3]新華社.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N].人民日報,2008-09-10.
[4]李淑華,張燦國,孟憲斌,蘇加慶.運用心理疏導推進思想政治工作[J].冶金企業文化,2008,(10).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hould Focus on Human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hen Fuhua
(Shanxi Yangquan Party School of Coal Industry,Yangquan,Shanxi,045000)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nd pay attention to human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 both an embodiment of implement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a key of people-oriented concept.The chang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from"persuading education"to"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and human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re fully endorsed by the majority of employees.New innovative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re to understand in time the direct and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the people are the most concerned about,and carry out human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early warning mechanism,and thereby improving people's knowledge an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and cultivating healthy mental quality.
words:human care;psychological counseling;the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G410
B
1008—8350(2011)02—0033—03
本文責編 安春娥
2010—10—29
陳富華 (1967—),女,河北井陘人,山西陽煤集團黨校,講師,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