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四川省鹽邊縣桐子林鎮獸醫站,四川 鹽邊 617100)
犢牛斷奶以后,怎么樣集中在100 d的時間內進行強化育肥,廣大養殖戶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在品種上要選擇優良肉用品種 ,如西門塔爾牛與當地黃牛的雜交種最好,在性別上要選擇未去勢的公牛,年齡在2歲左右,體重在300~400 kg左右,體型發育良好的為宜。
對剛買來的架子牛要全面檢查,健康者注射口蹄疫疫苗、布氏桿菌疫苗、牛氣腫疽疫苗、魏氏梭菌病疫苗等方可入舍混養,并在進入舍飼育肥前,進行一次全面驅蟲。方法是:每100 kg體重口服蟲克星膠囊4粒或按每100 kg體重皮下注射2mL;也可按每千克體重投服抗蠕敏5~7mg或左旋咪唑6~8mg,以驅除體內多種寄生蟲。在有肝片吸蟲的地方,可用硝氯酚等藥物進行驅蟲。對體外寄生蟲,可用0.3%的過氧乙酸逐頭對牛體噴灑后,再用0.25%的螨凈乳劑進行一次普遍擦拭。驅蟲3 d后,用人工鹽或其他健胃藥健胃腸。
另外,剛入舍的牛由于環境變化、運輸、驚嚇等原因,易產生應激反應,可在飲水中加入適量食鹽和紅糖,連飲一周,并多投喂青草或青干草,兩天后喂少量麩皮,逐步過渡到飼喂催肥料。
如果在永久式牛舍或塑料膜暖棚牛舍中育肥,舍飼前要搞好牛舍維修,四周墻壁孔、洞及窗戶要堵嚴。塑料暖棚牛舍要選用透明塑料薄膜。水泥或磚地面要鋪墊草并經常更換,使棚舍內溫度保持在15℃左右。天氣轉暖后,要逐漸增大開棚面積,不可一次性將塑料全部揭掉,以免牛感冒。
架子牛育肥可分為三個階段,即育肥前期、育肥中期和育肥后期。
4.1 育肥前期大約需15 d左右,主要以氨化秸稈和青貯玉米秸稈為粗飼料,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加喂精飼料。自由采食氨化秸稈或青貯玉米秸稈,飲水供應充足,從第2 d開始逐漸加喂精料,以后迅速增加,到前期結束時,每天飼喂精料可達2 kg左右;混合精料按體重0.8%投給,平均每天約1.5 kg。精料配方:玉米面45%、小麥麩40%、餅類10%、骨粉2%、尿素2%、食鹽1%。
4.2育肥中期通常為30 d左右,飼喂過程中要注意合理搭配粗飼料,過渡初期粗精料比例為3∶1,中期為 2∶1,后期為 1∶1。該期的飼料配方為:玉米面6%,小麥麩15.5%,豆餅12%,玉米秸25.8%,骨粉0.4%,貝殼粉0.3%,食鹽 50 g/頭,每天早、晚各飼喂 1 次,保持 4~5 kg/d·頭,喂后2h飲水。
4.3 育肥后期大約需要45 d左右,日糧應以精料為主,精料的用量可占到整個日糧總量的70%~80%,并供給高能量、低蛋白飼料,按每100千克體重1.5%~2%喂料,粗精料比例為1∶2直到1∶3,適當增加每天飼喂次數,并保證飲水供應充足。該期飼料配方為:玉米面2~3 kg,糠渣 20~25 kg,酒糟 15~20 kg,青貯秸稈10~15 kg,食鹽50 g,礦物質添加劑20g,早晚各飼喂1次;或用玉米面56%,豆餅10%,麥麩8%,氨化麩秸粉23.5%,生長素1%,食鹽1%,碳酸氫鈉0.5%,每頭每天飼喂6~7kg。
5.1 飼料添加劑 飼料添加劑是為了特定的目的向各種配合飼料中添加的制成品,或者是具有生物學活性的,或者是可以提高改進飼料效用的物質,其添加量很少,一般按配合飼料最終產品的百萬分之一添加,在操作時要求特別仔細。飼料添加劑是為滿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飼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質,隨著規模化、集約化養牛業的發展和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肉牛從大宗飼料和環境中獲得的對其生命活動和生產水平有重要作用的微量營養成分越來越少,天然飼料不能滿足肉牛對某些微量養分的需求,如果不向基礎飼料中添加所缺乏的有效微量元素,肉牛的健康水平和生產性能就會大大下降,甚至于使飼養完全失敗,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5.2 添加劑預混料 添加劑預混料就是一種或多種微量組分與稀釋劑或載體的勻質混合物。它可以使微量組分均勻分布,降低其濃度,并添加到濃縮飼料或全價飼料中去。預混料是由同一種類的多種飼料添加劑配制而成的勻質混合物。具有一定技術和設備條件的養殖場可以購買添加劑原料,根據本身需要自行設計,生產各種添加劑預混料,以降低生產成本。
5.3 飼料中添加劑氨基酸的作用 如果在一般性的植物飼料中,必需氨基酸、賴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太少,不能滿足肉牛的需要。如果按需要添加這些則可以大大節省蛋白質,降低飼養成本,提高肉牛的生產效率。
5.3.1 改善肉牛的品質。在肉牛的飼糧中添加賴氨酸可以使氨基酸達到平衡,提高肉牛機體內合成蛋白質的效率,相對降低肉牛機體脂肪含量,增加瘦肉比例,改善肉的品質。
5.3.2 改善和提高肉牛的消化機能。在肉牛的日糧中粗蛋白質含量較高時,容易發生腹瀉等疾病,這不僅造成飼料的浪費,而且影響其生長。采取降低肉牛日糧的蛋白質水平而補加蛋氨酸、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方法,可有效地改善肉牛的消化機能,減少疾病,增強其抵抗力。
5.3.3 減少應激癥。應激癥是由于外界環境條件變化或其他因素使肉牛產生的一種生理學適應現象,會使肉牛采食量急劇下降而影響生長和產量。而添加某些氨基酸則可減少應激。
5.3.4 氨基酸添加劑的添加辦法是根據飼養標準所規定的氨基酸需要與基礎日糧中氨基酸的實際含量,計算出不足部分,然后進行補充。
對于氨基酸添加劑,使用時要注意產品說明和有效成分含量。1次未能用完的,要扎緊袋口,保存在干燥、避光、低溫和通風良好的庫房內。
5.4 增重劑 目前常用的主要是通過瘤胃起作用的增重劑,如瘤胃素(莫能菌素)、拉沙里菌素等。通常以添加劑的形式與飼料混合一起口服用,一般每千克精料混合40~60mg。最初喂量可低些,以后逐漸增加至需要量。但每天每頭喂量不能高于360mg。應用增重劑,可使肉牛日增重提高9.38%~27.31%。
5.5 合理地使用尿素、磷酸尿等,對架子牛增重亦非常有益。按每頭每天添加緩釋尿素0.25 kg即可。尿素及各種添加劑可在晚上飼喂時喂給,喂后2 h內不能飲水,以防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