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帥,李 軍
(四川省瀘縣畜牧局,四川 瀘縣 646100)
2002年,瀘縣注冊了“蜀龍”牌商標,并在活家禽上佩戴使用。2011年為轉變畜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蜀龍山地雞的產業發展,引進了瀘州市百綠食品有限公司入駐瀘縣福集鎮小馬灘村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以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為依托,建設瀘縣蜀龍山地雞原種繁育中心和蜀龍山地雞產業基地。
2.1 品種質量不一 蜀龍山地雞以豐巖烏骨雞、苗家土雞兩種優質土雞為主,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產業發展方向不明,養殖戶養殖技術粗糙,養殖規模小,傳統的散養散放模式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造成了山地雞個體質量沒有保證,品種質量參差不齊,市場競爭力低。
2.2 品牌效益待提高 “蜀龍”牌商標雖然為四川省著名商標、四川省名牌產品,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僅僅在省內消費者中認知度高,多數為自產自銷。在外地和國際市場中品牌認知度有限,難以爭奪高端消費市場。
2.3 產業鏈條較短 至今,瀘縣尚無家禽產品的深加工一條龍企業,缺乏訂單拉動養殖戶的積極性。產品主要以活家禽銷售為主,深加工能力差,產品銷售有明顯季節性,產品附加值低,產品利潤有限。
2.4 融資能力較差 目前,蜀龍山地雞規模養殖戶主要以自產自銷為主,沒有形成產業共同體,經濟實力薄弱。規模養殖戶難以得到金融部門的信貸支持,造成了難以擴大養殖規模的局面。
3.1 提供政策支持和明確產業定位 政府明確引導方向,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以蜀龍山地雞原種繁育中心為基礎,以深加工一條龍企業為平臺,以樹品牌、上檔次、擴規模為途徑,以做大做強蜀龍山地雞產業為目標,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3.2 加快優質品種改良 通過蜀龍山地雞原種繁育中心,針對市場需要,加強地方優質品種選育,淘汰生產性能低的個體,選育出適應市場消費需要的品種。
3.3 加強品牌宣傳,打造品牌形象 利用各類媒體加大對蜀龍山地雞的宣傳,開展蜀龍山地雞的文化創新,在品牌特色上做文章,提高市場知名度。
3.4 大力招商,引進深加工龍頭企業 通過引進深加工龍頭企業,解決山地雞產業經濟發展瓶頸,實現產業鏈條的延伸,形成集種雞、育雛、銷售、觀光、休閑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養殖示范園區。
3.5 加大資金上的扶持 對擴大規模的養殖戶給予資金上的扶持,鼓勵銀行機構對養殖戶提供小額免抵押貸款。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對規模養殖戶進行一定的補助。
3.6 成立瀘縣蜀龍山地雞專業合作社 實行“六統一”原則,解決品種雜、買雞苗難、技術不規范、效益不穩定等難題,實現企業和農戶的雙贏,真正走出一條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產購銷一體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3.7 成立項目技術組,健全蜀龍山地雞科技推廣體系 建立從育雛到飼養場的全套培育體系,提高養殖戶和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同時制定蜀龍山地雞養殖地方標準和養殖技術規程,指導養殖戶自覺執行標準,按照技術規程從事山地雞的飼養管理。按照定期輪牧,種草相結合的模式,促進環境友好型畜牧業的發展。建立和完善蜀龍山地雞的防疫系統、檢疫系統、產品質量可溯源系統,確保產品質量達到無公害畜產品的質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