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國,劉金鑫,劉光莉
(成都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00)
筆者通過對近兩年來成都市、全省部分市州和全國部分主要城市仔豬、能繁母豬、肥豬、玉米的市場價格的對比,分析了成都市生豬價格上漲的原因,提出了成都市穩定發展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對策措施。
根據連續28個月(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監測結果分析,成都市的仔豬、肥豬價格及豬肉零售價格行情與全國、全省基本一致,總體分為低位運行(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和持續上漲(2010年7月至今)兩個階段
1.1 低位運行階段價格比較 低位運行階段,成都市仔豬、肥豬價格和豬肉零售價格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1.1 仔豬價格:我市平均價格14.36元/公斤,比全國低0.22元/公斤,比全省高0.58元/公斤。
1.1.2 肥豬(外三元)價格:我市平均價格為11.24元/公斤,比全國低0.06元/公斤,比全省高1.09 元/公斤。
1.1.3 豬肉零售價格:我市平均價格為19.14元/公斤,比全國低0.43元/公斤,比全省高1.57元/公斤。
1.2 持續上漲階段價格比較 持續上漲階段,我市仔豬、肥豬價格和豬肉零售價格均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1.2.1 仔豬價格:我市平均價格為25.39元/公斤,分別比全國、全省同期平均價格高0.09元/公斤、2.19 元/公斤。
1.2.2 肥豬(外三元)價格:我市平均價格為15.56元/公斤,分別比全國、全省同期平均價格高0.34 元/公斤、0.90 元/公斤。
1.2.3 豬肉零售價格:我市平均價格為21.14元/公斤,分別比全國、全省同期平均價格高0.55元/公斤、0.65 元/公斤。
近期仔豬、肥豬價格和豬肉零售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主要受三個方面因素影響:
2.1 供求不平衡 從2008年下半年到2010年6月底,由于仔豬、肥豬價格持續低迷兩年時間,養殖場(戶)普遍虧損,嚴重挫傷了養殖積極性,導致母豬存欄下降,養殖規模減少,進而影響了近一年的出欄量。根據對8個規模養殖場和10個村的抽樣調查,2010年6月與2009年6月相比,規模養殖場育肥豬存欄量下降了17.29%,出欄下降了12.43%;散養農戶數、生豬存欄數、出欄數、能繁母豬數分別下降 了 19.17% 、5.7% 、10.5% 、12.83%。
2.2 養殖成本增加 由于飼料原料價格、仔豬價格上漲和人工成本增加,導致生豬養殖成本上升,推高了肥豬價格。
2.2.1 飼料原料價格大幅上漲。據調查,2009年5月以來,玉米價格呈現持續上漲趨勢,價格從1775元/噸上漲到今年8月的2571元/噸,漲幅達44.85%。
2.2.2 仔豬價格上漲。2010年7月以前,由于養豬效益低甚至虧損,養殖戶對養豬后勢比較悲觀,加大淘汰能繁母豬力度;因疫病、飼養技術等影響,母豬生產水平偏低等原因,推高了仔豬價格。
2.2.3 人工成本增加。與去年相比,飼養員的工資每人每月由1200元上漲到1500元,上漲幅度達25%。
2.3 物價上漲的影響 主要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傳導到生豬生產環節,助推了生豬價格上漲。
根據當前飼料生產銷售和生豬存欄監測情況以及下半年豬肉消費需求綜合分析,成都市生豬生產將呈現恢復性增長趨勢,市場供應有保障,價格在春節之前仍將保持高位小幅波動運行態勢。
3.1 飼料產銷增幅大 今年1-6月,全市豬用配合飼料產量達140萬噸,同比增長40.65%。飼料產銷量增大,表明生豬存欄快速增長。
3.2 生豬存欄量增加 從對33個規模養殖場監測情況來看,今年第二季度,能繁母豬和育肥豬存欄、商品豬出欄數分別比第一季度增長 15.13%、19.14%和2.73%。能繁母豬和育肥豬存欄量上升,表明養殖場(戶)補欄積極性高,近期補欄的仔豬春節前后都能上市。
3.3 生豬生產發展后勁足 據對規模養殖場的抽樣調查,規模養殖場(戶)在去年生產低迷期淘汰低產母豬的同時加大了后備母豬選留,目前,后備母豬與能繁母豬的比例達了39.78%,說明生豬生產發展后勢強勁。
4.1 落實好生豬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重點落實好良繁體系、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建設、生豬養殖保險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4.2 加強生豬良繁體系建設,著力推進生豬曾祖代(原種)場建設,發展產業高端。
4.3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養殖水平。定期組織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等技術培訓;加大生豬標準化養殖配套技術推廣力度。
4.4 加強疫病防控,防止疫病風險。做好“秋防”工作;加大豬瘟、口蹄疫、藍耳病等重大疫病的免疫接種;加強生豬產地、屠宰、加工及運輸貯藏等各環節的檢疫工作。
4.5 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采取“公司+專合組織+農戶”等多種模式引導龍頭企業或業主加入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和生產經營,引導家庭適度規模養殖場向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集中和轉移。
4.6 強化生豬保險工作。加大生豬保險宣傳,提高養殖戶的生豬保險意識,充分調動養殖戶參與生豬保險的積極性,提高生豬保險覆蓋面。
4.7 創新營銷模式,降低銷售成本。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創新豬肉營銷模式,實行“農超對接”、“農場對接”,進入農貿市場“直營”等,降低豬肉銷售成本。
4.8 加強生豬價格監測。加大對仔豬、肥豬和豬肉價格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及時掌握并公布成都和周邊地區生豬產品價格變化情況,為養殖場提供準確的生產、價格信息,引導養殖場合理安排生產,規避生豬養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