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有元
(湖北省荊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一些養殖戶不飼養種豬,只投機性地飼養育肥豬,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從大型養豬場購買仔豬飼養。為了降低成本,部分養殖戶從豬販手中購買仔豬,包括從外省長途販運仔豬,導致部分養殖戶因豬病流行而蒙受損失。往往仔豬買賣生意興隆的地方,豬的疫情也猖獗。從安全出發,選購和飼養外購仔豬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從熟悉的養豬場購豬,最好能就近購買,購豬前必須了解養豬場的防疫情況,不能從剛發生疫情的地方購豬。購豬時要了解仔豬的日齡、免疫情況、斷奶時間、豬飼料的品牌等。不要同時從多家養豬場購豬,以免造成疾病交叉感染;不從豬販手中購豬,豬販從外地販運的仔豬可能有價格優勢,但來源復雜,部分豬可能是重大疫病的隱性感染者,以后可能會導致疫病暴發。
如果養殖戶有較好的欄舍條件,有能力生產或購買豬的全價飼料,應飼養杜、長、大等從國外引入的瘦肉型雜交豬。如果欄舍條件稍差,或只打算飼喂簡單的混合飼料,最好飼養引入品種與地方品種的二元或三元雜交豬,以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
對外購仔豬要嚴格檢疫。精神不振、食欲差的豬只應隔離觀察。進豬前,應對豬舍及其周邊環境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消毒。清理消毒池,更換消毒液,鏟除豬舍周邊的雜草,清理疏通排糞溝,用2%的NaOH溶液對排糞溝和公共走道消毒。對欄舍、門窗、喂料設施、飲水器等進行認真檢修,用高壓水槍仔細沖洗豬欄、料槽、墻壁、走道,再用消毒液反復消毒2~3次,晾干后3~7d才能喂豬。
豬進欄前,用消毒液對豬身進行一次噴霧消毒,同一棟豬舍內最好只飼養同一批豬,不要將不同年齡和不同用途的豬養在一棟豬舍,更不要將豬與牛羊等動物養在一棟房舍內,以避免疾病相互傳播。
豬在運輸過程中因恐懼、擁擠、饑餓、高溫、低溫等因素容易發生應激,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甚至死亡。運豬時要選擇適宜的天氣,避開高溫或低溫天氣,更不能在雨雪天氣運輸仔豬。若運輸距離較遠,要在途中給豬提供飲水、青飼料。仔豬應裝在竹簍或豬籠內,籠底鋪墊草,防止運輸途中擁擠、踩踏受傷。車輛要平穩行駛,避免顛簸或急起急停。
仔豬因運輸、環境和飼料發生改變等因素影響,免疫力下降。仔豬進場大約5 d后,豬群基本安定,食欲恢復正常,應該有計劃的給仔豬補注疫苗。注射一種疫苗后,觀察3~5 d沒有不良反應才能注射下一種疫苗。
豬鏈球菌病、豬圓環病毒病、豬喘氣病、副豬嗜血桿菌病、萎縮性鼻炎、豬流感等疾病要根據本地和豬源地的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決定是否補注疫苗。
仔豬進場后3 d內,在飲水中添加21-金維他或補飼優質葉菜類青飼料以緩解應激。進場1周內在日糧中添加藥物保健,每千克日糧中添加50%黃芪多糖200 g+20%氟尼康100 g。以后,視豬群情況和環境變化每隔1~2個月用藥一次。
仔豬進場15 d后,肌肉注射輝瑞公司的通滅驅蟲,每33 kg體重皮下注射1mL一次性驅蟲,藥物注射3 d后,將欄舍徹底清掃,糞便堆積發酵進行無害化處理。
仔豬進場后,按性別、體重、強弱進行分群,使同一欄舍內的仔豬盡可能整齊一致,防止以強凌弱,便于以后能集中出欄上市。仔豬進欄后保持豬群穩定,直到出欄不再調整。仔豬的飼養密度不能太大,每頭平均占1m2左右,高溫地區夏季每頭占1.2m2,豬群不宜太大,每欄飼養10頭左右。仔豬進欄3 d內,必須認真調教,讓仔豬養成定點采食、定點排泄、定點休息的良好習慣。在仔豬欄內栓幾根鐵鏈或塑料繩作玩具,以減輕仔豬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感,還可避免豬群發生咬尾等惡癖,也是培養仔豬三定點習慣的輔助手段。
外購仔豬進欄后,應先飲水后喂料,頭幾天最好能喂仔豬原來熟悉的飼料,一周后逐漸過渡到完全使用本場配制的小豬料。第一周喂料應堅持少喂勤添,每天喂5次左右,喂量以仔豬能在10~20min時間內吃完為度,防止仔豬出現消化不良或腹瀉。正常情況下,一周后可轉為自由采食。
仔豬進欄后,要盡力保持室溫在20~25℃范圍內,尤其要防止低溫對仔豬的影響。溫度低時,要關閉門窗、出糞口,在地面鋪木板或草墊幫助保溫。確保飼料新鮮、不霉變,飲水清潔安全。每天清掃欄舍,保證豬舍清潔、干燥。采用自由采食時,每周必須有2次讓豬吃凈料槽中的飼料,然后徹底清理料槽,以防止豬吃到變質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