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自全
(河南省濮陽縣動檢站,河南 濮陽 457100)
1.1 病因 飼料含鈣量不足,母雞產蛋初期動用骨鈣,后期動用肌肉中的鈣質,造成尿酸鹽在肝、腎沉積,使母雞新陳代謝紊亂而發病。
1.2 癥狀 雞病初喜臥,兩肢關節軟痛、有不明顯的腫脹,跛行,無力久站或站立;隨后脫水,體重下降,軟骨組織增生,骨變形,肋軟骨變形最明顯,嚴重病例胸肌萎縮,胸廓縮小。
1.3 防治 產蛋雞配合料中的鈣量不少于3%~3.5%,料中適當加入2%~3%的植物油,使母雞吃到營養均衡的混合飼料。雞舍溫度保持在27~30℃,每只籠養雞所占面積不少于380 cm2。病雞隔離飼養,籠底鋪稻草或厚紙。本病一般經一周自愈。
2.1 病因 雞產蛋過多,造成輸卵管油質分泌物不足;蛋過大,雞產蛋時過分努責;產蛋后泄殖腔沒有恢復正常就受到驚嚇;輸卵管受炎性產物的刺激,病雞為排除刺激物過度努責等均可引起輸卵管脫垂。此外腹腔腫瘤、腹內壓增高也可引起輸卵管脫垂。
2.2 癥狀 充血發紅的輸卵管或泄殖腔從肛門脫出,如脫出時間過長,脫出物變成暗紅色甚至發紺。如不及時處理,脫出物會發炎、水腫、潰爛,從而招至雞群啄食而引起死亡。
2.3 防治 產蛋量上升時,喂給雞足夠的青綠飼料,并讓雞多曬太陽、多運動,防止雞群受驚。隔離病雞,用生理鹽水或0.1%高錳酸鉀溶液洗滌脫垂部分,然后將其推入肛門進行整復。有條件的可在雞的泄殖腔里放一小冰塊,以減輕充血和促進收縮。對病雞要注意加強觀察、遮光,并保持環境安靜。
3.1 病因 本病多由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代謝障礙所致。
急性發病時,病雞食欲廢絕,糞便呈灰綠色,產蛋量迅速下降,其所產雞蛋表面覆蓋石灰樣沉積物;慢性病雞呈企鵝樣站立,腹部膨大,體溫升高,冠和肉垂發紺,消瘦,泄殖腔流液,產蛋停止,經2~3周死亡。
3.2 預防 喂給全價混合料,產蛋旺季,料中增加多種維生素。每天將200 g的氯化鈣溶于10 kg水中供1000只雞飲用,連用7~10d或每天將氯化鉀2 mg放入水中任一只雞飲用,連用10~15d。
4.1 病因 主要因長期、大量飼喂高能量飼料和運動不足所致。飼料中缺乏維生素B、維生素E和蛋氨酸也可引起發病。
病雞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呆立,冠和肉垂發紺,繼而萎縮變黃。遇驚嚇、外傷、抓趕時病雞常因肝臟破裂,腹腔內出血而亡。
4.2 防治 每天喂給足量的維生素E,用量為每千克飼料加5 mL。添喂亞硒酸鈉,用量為每千克飼料加0.05 mg,一周劑量為0.1mg,用一周停一周。
5.1 病因 多系生殖器官發育不良,產蛋過大,輸卵管炎、腫瘤、輸卵管肌肉不全麻痹和飼養管理不當所致。
5.2 癥狀 初期癥狀不明顯,以后患雞雞冠和肉垂變為鮮紅色。雞不安,產蛋時兩腳站位很寬,尾下垂,身體前部略提起,腹部發熱,腹壁緊張。病雞趴在雞窩或雞舍一角而亡。
5.3 防治 日糧中添加草粉、青綠多汁飼料和根莖類飼料。肌肉注射青霉素或鏈霉素(每只雞4000單位)。雞難產時,可將植物油或凡士林涂在蛋與肛門的四周,并用手在雞的腹腔上擠壓,幫助其將蛋排出。如無效,可把外露的蛋頭敲碎,排出碎蛋后,用0.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