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靜,張新銀
(新疆兵團農八師石河子市畜牧獸醫工作站,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患牛乳房發炎,乳中有凝塊或乳汁顏色改變。部分奶牛感染初期發熱,乳區腫脹,最初擠出的乳汁中發現塊狀、片狀凝塊;部分患病奶牛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乳區腫脹、堅實、疼痛;還有部分奶牛突然發病,高熱,體溫達42℃,全身顫抖,耳、鼻、唇冰冷,食欲和反芻廢絕,大便稀薄,呈黑色,眼暗紅,精神沉郁。
2.1 樣品采集 采集奶樣先棄去前三把奶,然后無菌采集奶樣5~10 mL,將乳樣分別置于滅菌小瓶中,4℃冷藏保存、送檢。
2.2 涂片 無菌取奶樣涂片,革蘭氏染色后鏡檢,可見三種細菌:一種為革蘭氏陰性、大小約為0.6~2.3 um、能運動的桿菌;一種為革蘭氏陽性、大小為0.5~1.0 um的散在或呈葡萄串狀排列的球狀菌;另一種為革蘭氏陽性、排列成鏈狀的球狀菌。
2.3 細菌培養 將奶樣分別接種于普通營養瓊脂、血瓊脂、麥康凱瓊脂及伊紅美蘭瓊脂平板,置37℃恒溫箱培養24~48 h后觀察。結果:營養瓊脂平板上生長出無色半透明中等大小的菌落、中等大小的黃色菌落及無色、濕潤、隆起的半透明菌落;麥康凱平板上生長出中等大小的粉紅色菌落;血瓊脂平板上生長的菌落能產生溶血現象;伊紅美蘭瓊脂平板上生長出帶黑色金屬光澤的菌落。將上述菌落進行純培養,挑取純培養物涂片、染色、鏡檢,可見與直接涂片鏡檢結果相同的細菌,同時取純培養物進行生化鑒定。
經涂片鏡檢、細菌培養及生化試驗鑒定,確認采集的奶樣中存在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
4.1 安乳壹針 中藥制劑,乳房炎初發奶牛肌注安乳壹針,每千克體重0.1mL,連用3d,該藥對隱性乳房炎有效。
4.2 無抗乳腫消針 中藥復方制劑,針對奶牛頑固性乳房炎、化膿性乳房炎、產后乳房水腫,具有消炎、消腫、止痛,殺滅病毒,分解并排除毒素的功用。肌肉或靜脈注射20~40mL,重者1d 2次,連用3~5次,輔注10%濃鹽水500mL,5%碳酸氫鈉500mL,VC10mL。
4.3 克林美注射液 為鹽酸林可霉素和鹽酸大觀霉素復方制劑。鹽酸林可霉素針對革蘭氏陽性菌(特別是厭氧菌),鹽酸大觀霉素針對革蘭氏陰性菌,兩者具有協同作用,擴大了抗菌譜。癥狀較重的病牛靜脈滴注或肌肉注射該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02~0.05 mL,一日一次,可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稀釋。乳房灌注10 mL克林美(加入250 mL生理鹽水稀釋),每個乳區灌注50~100 mL。輔注10%濃鹽水500 mL,5%碳酸氫鈉500 mL,VC10mL。
5.1 安乳壹針發病初期使用效果較好。本品為中藥制劑,毒性小,無藥物殘留,不會影響牛奶品質。
5.2 無抗乳腫消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活血通乳,補氣健脾,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其在奶牛泌乳期和干奶期使用效果較好。如果上個泌乳期有乳房炎可在第20 d對每個乳室重復灌注一次,以預防干乳期乳房炎。
5.3 克林美消炎鎮痛,是廣譜抗生素復方制劑,其含有的兩種合劑具有協同作用,擴大了抗菌譜,能迅速消炎、消腫、殺滅病菌、排除毒素、提高免疫力。應引起注意的是抗生素的長期濫用會造成藥物殘留。
6.1 引發奶牛乳房炎的原因很多。擠奶衛生條件差,不良的操作會促使病原體擴散及侵入乳頭管口。
6.2 避免乳房和乳頭的損傷,乳頭管構造和機能的健全是乳房抵抗細菌感染的基礎。
6.3 精料中的蛋白質含量過高,粗料不足,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飼料霉變等均可導致乳腺疾病發生。此外,激素分泌狀態,如動情素、腎上腺素、礦物質類激素和甲狀腺激素水平的上升,乳房內注入藥物等亦可誘發本病。
6.4 乳房炎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在日常飼養管理中應采取綜合措施預防乳房炎。嚴格按飼養標準配制日糧,保證日糧營養平衡,特別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平衡。正確使用榨奶機,減少乳房的機械性損傷,注意擠奶衛生;定期檢查隱性乳房炎,發現患病及時治療。
6.5 有效控制乳腺炎應在充分了解引起乳腺炎的致病菌與奶牛乳腺的相互作用及乳腺組織防御機能的基礎下,考慮病原——宿主——藥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單一采用一種方法防治奶牛乳腺炎效果并不理想,采取綜合措施才能很好地減少奶牛乳房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