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葉芝
(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朝陽鄉畜牧獸醫站,四川 廣元 638000)
1.1 奶業對龍頭企業的依賴程度大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國家嚴禁生鮮奶上市,生鮮奶再也不能像生豬、牛羊那樣可以直接上市了,加之其保質期短,必須日產日銷,有嚴格的銷售和運輸半徑,不能長途運輸,必須要就地就近加工。因此,必須根據市場需要來發展,必須以銷定產。否則,一旦生產過剩,奶賣不出去,就會造成奶農倒奶,甚至屠殺奶牛,給社會穩定帶來巨大壓力。
1.2 奶牛養殖投入大、草料要求高 在投入方面,就目前市場行情,若購買1頭兩個月大的斷奶犢牛需花費2500元,購買1頭6月齡大的青年奶牛約需花費4000元以上,購買1頭初產奶牛需花費10000元以上,農戶養殖1頭奶牛每年需投入總成本約20000元以上。若建一個1000頭的奶牛場,僅標準化圈舍其設施設備的投入就需2000~3000萬元左右,再加上上千萬元的購牛和飼養成本,企業總共需要投入5000萬元以上才能保持牛場正常運轉。
2.1 指導思想 “十二五”乃至今后一個時期,廣元市奶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面向市場,政府引導,企業帶動,創新機制,多元投入,全面發展,做大做強”,緊緊抓住國家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振興重建的良好機遇。以發展高起點、規模化、工廠化奶業產業化為重點,充分發揮全市資源、區位和政策優勢,大力實施加工龍頭帶動、奶源基地建設、奶牛良種和飼草飼料開發四大工程,著力完善奶牛服務體系,全面推進奶業產業化經營,促進企業、農民、財政、金融四方共贏,逐步把廣元市建成四川奶業大市。
2.2 市場預測 廣元市奶類人均占有量偏低的事實說明,全市奶業發展與其它地區存在較大的差距,同時也表明全市奶業發展有很大的潛力。隨著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膳食結構不斷改善,牛奶的消費有較大的空間。另外,將乳品從保健品轉為人們的必需食品,乳品的消費群體將逐步從城市擴大到農村,從嬰幼兒、老人擴大到各年齡階段人群,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當前和今后一定的時期內,從事奶牛飼養、加工、銷售均有較好的利潤,是發展的黃金時期。
2.3 發展目標 到2015年全市實現奶牛存欄0.5萬頭,種草1萬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建成奶牛養殖小區20個,年產鮮奶3.5萬噸,實現工業產值1.15億元。
2.4 區域布局 以廣元娃哈哈集團加工基地核心示范場為中心,以此帶動利州區、元壩區、朝天區、劍閣縣等地的奶業發展,因勢利導,盡快形成奶業產業帶。
2.5 發展重點 重點實施“四大工程”,著力健全完善奶牛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提高奶業產業化水平和奶制品質量和市場競爭能力。
2.5.1 實施龍頭企業帶動工程。要支持廣元娃哈哈集團等龍頭企業圍繞市場需求,加大加工生產和奶牛養殖基地項目建設力度,努力提高鮮奶處理能力,全力開發新產品,著力提升產品檔次,緊緊抓住近幾年乳業高速發展的契機,充分發揮其在奶業發展中的支撐帶動作用,不斷延伸產業鏈,打造知名品牌,讓產品走向全省乃至全國。
2.5.2 實施奶源基地建設工程。以利州區、旺蒼縣為重點,帶動元壩區、朝天區、劍閣縣等地發展,加快形成奶業產業帶。大力加強奶源基地和奶牛養殖小區建設,使奶牛存欄數量達到1500頭,特別是高產荷斯坦奶牛數量,提高奶牛單產水平。大力發展規模養殖,重點建設一批奶牛養殖小區,加快實現小區內的防疫、飼料供應、機械化擠奶、科技服務一體化,實行農民居住和養殖小區相分離,逐步取消人工擠奶,減少污染,提高原料奶產品質量。
2.5.3 實施奶牛良種工程。每年引進一定數量的優質高產奶牛胚胎,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加快良種牛的研究和培育進程。同時加快以良種奶牛性別控制冷凍精液人工授精技術為主的良種奶牛擴繁步伐,實現全市高產奶牛群體的低成本快速擴張,加快奶牛良種化進程,使奶牛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奶牛單產提高15%~20%,逐步建立適合全市奶業發展要求的高產奶牛群。
2.5.4 實施飼料飼草開發工程。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快更新觀念,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發展優質牧草和飼料玉米,加快推廣玉米全株青貯和秸稈青貯技術,抓典型,搞示范,逐步擴大應用范圍。到2015年,全市完成人工種草2萬畝。同時,繼續加強奶牛全價飼料的研制、生產和推廣應用。
2.5.5 健全完善奶牛服務體系建設。市畜牧食品局要規范奶牛醫療、配種和飼料市場秩序,加強乳品質量檢測、組織縣、區畜牧食品局及鎮(鄉)畜牧獸醫站、小區業主及大戶、加工企業技術服務人員,緊密配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服務隊伍,開展奶業全方位的綜合服務,健全完善廣元市的奶牛服務體系,實行養殖小區“六統一”服務:“統一防疫、統一供料、統一供精、統一配種、統一擠奶、統一收購”。同時,要加強技術推廣示范,健全覆蓋全市的奶業新技術推廣示范培訓體系。依法加強對重點奶源基地的疫情監測,加強疫病防治體系建設和質量監控體系建設,實現奶產品的優質化和安全化。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奶業的發展,把奶業發展提到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加大對奶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統籌規劃、優化布局、合理安排奶牛養殖規模場、小區建設。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險制度,政府對參保奶農給予三分之二的政策性補貼。多渠道增加投入,尤其是社會性、超前性的項目,如良繁體系建設、小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新技術的引進示范和推廣等等,財政資金要予以傾斜,有條件的縣(市、區)可以建立奶業發展風險基金,鼓勵工商資本和有實力的大戶向奶業轉移。
3.2 加強宣傳,進一步開拓奶品消費市場 加快奶業發展,是提高國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要通過各種宣傳媒體,采取不同的形式開展“早餐革命”、“餐桌經濟”的宣傳力度。同時實施好“學生飲用奶計劃”,通過畜牧、教育、衛生、技監部門的密切配合,切實抓好學生飲用奶計劃的實施,培育新的消費群體。
3.3 優化投資環境,加快雙向開放步伐 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樹立對內對外全方位開放的理念,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和研發機構,引進奶業投資商和有實力的人才,實現全市奶業跨越式發展。要多層次、多渠道、多領域、多形式地推進奶產業對外開放,大膽吸收和借鑒一切符合現代奶業發展要求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以引資、引智合作為重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招商效果。通過制定優惠政策積極爭取國內知名品牌大型奶制品企業和投資商的投資與合作,引進國際一流的工藝和設備,提高全市奶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產品科技含量和企業整體發展水平,實現全市奶業與國際奶業的“捆綁式”發展,實現乳品企業集團化發展、規模化運營,提高廣元市乳品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3.4 加強監督管理,嚴格執法,依法治奶 一是按照《畜牧法》及國務院頒布《種畜禽管理條例》、嚴格執法,搞好現有奶牛的良種登記,實施選種選配,建立檔案,保證系譜清楚,杜絕本交配種和私自供精擾亂改良的行為。二是認真貫徹《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生鮮奶生產收購管理辦法》,強化管理職能,購置檢測設備,建立原料奶質量第三方檢測制度,堅持質量標準,無害化組織生產。三是根據法律法規、加強對乳制品加工企業的監督管理,凈化乳制品市場,讓廣大消費者喝上放心奶。
3.5 加強對奶業發展工作的領導 奶業發展涉及多個部門,市里成立由主管副書記任組長,主管副市長為副組長,農辦、畜牧、財政、國土、稅務、交通、農行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廣元市奶業發展領導小組”,研究奶業發展規劃和有關政策,理順管理體制,協調解決實際問題。辦公室設在市畜牧局,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奶業重點縣、區也要建立專門的辦事機構,制訂規劃,搞好服務,選擇有一定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的專業人員負責本地區的奶業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