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雅,蹇秀華
(1.四川省巴中市畜牧食品局,四川 巴中 637000;2.四川省巴中市中心醫院,四川 巴中 637000)
1.1 堅持全程監控原則 建立完善動物產品生產全過程的動物防疫監管機制,對動物的飼養、管理、屠宰、銷售等各個環節實行全程監控。
1.2 堅持依法管理原則 建立完善以技術標準為核心、以牧政執法為手段的動物疫病防控新機制,形成依法治牧、依法防疫的工作格局。
1.3 堅持科學防控原則 堅持“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建立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的長效機制,采取綜合配套措施對重大動物疫病實施科學防控。
2.1 健全組織領導監督機制建議各級人大要對同級人民政府是否履行動物防疫工作職責實施有效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機制。重點監督各級政府是否按照“政府保密度”和“各級人民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是動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的要求,切實加強對動物防疫工作的組織領導。
2.2 建立完善防疫投入機制為確保動物防疫工作的順利實施,一是建議進一步加大中央財政對基層動物防疫經費的補助額度。二是建議國家盡快出臺養殖環節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補貼政策,切實加強和規范對養殖環節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有效預防和控制動物疫病的傳播和擴散。
2.3 積極探索隊伍建設機制
一是盡快充實市、縣疫控中心技術力量。二是對動物檢疫人員堅持“一年一培訓,三年一考核”的定期培訓考核機制。三是確保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穩定,重點從擇優選用、強化職責、提高待遇、定期培訓、嚴格考核等五個方面切實加強村級動物防疫人員隊伍建設,制定《鄉村獸醫培訓規劃》,不斷加強鄉村獸醫教育培訓。
進一步加大對飼養、屠宰、加工、運輸、儲藏等生產和經營環節的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力度,努力實現防疫條件審核到位、飼養環節現場檢疫到位、屠宰環節同步檢疫到位、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到位。
3.1 實施對“三場一區”的防疫監督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組織縣、鄉兩級技術人員進場入戶對畜禽規模養殖場、種畜禽繁殖場、定點屠宰場和養殖小(園)區進行防疫監督,確保防疫人員、防疫責任和防疫監督“三落實”。
3.2 實施對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的監督 突出抓好檢疫監督,確保動物產地檢疫開展面和畜禽規模養殖場產地檢疫率達到100%;確保定點屠宰場生豬屠宰檢疫率達到100%。
3.3 實施對流通環節的防疫監督 對流通經營環節無免疫耳標和檢疫證明者,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和規定依法進行處理處罰,以真正達到“以檢促免”的目的。要切實加強活禽市場的防疫監督和徹底消毒,防止病毒在市場中循環。對流通環節逃避或抗拒檢疫,以及販賣病死畜禽等違法行為要依法嚴肅查處。要按照新頒布的《動物防疫法》調整的動物檢疫的實施范圍,定期組織檢疫人員對市場或學校伙食團、餐館、賓館的肉品來源實施監督檢查。
建議“十二五”要重點健全完善三大防控體系:一要建立健全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建設;二要建立健全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三要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動物防疫冷鏈體系和疫病監測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能力,確保“十二五”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