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斌
(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磨灘鄉畜牧獸醫站,四川 廣元 628026)
“十五”以來,四川省廣元市委、市政府把畜牧業列為全市農村經濟四大特色優勢產業之首,現代畜牧業嬗變邁進,已成為承農啟工的主導產業。
據統計,“十一五”末,全市出欄生豬422.3萬頭,肉牛10.1萬頭,肉羊62.1萬只,小家禽3503.2萬只,肉兔100萬只,分別比2005年增長14.4%、2.0%、2.5%、1.8%、206%。存欄生豬265萬頭,肉牛31萬頭,肉羊63萬只,小家禽2155萬只,毛兔550萬只,分別比2005年增長4%、2%、2%、7%、8.5%。肉類總產量36萬噸、蛋類總產量3.9萬噸,分別比2005年增長6%、50%。實現畜牧業產值77.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4%,比2005年提高10個百分點。
全市實踐確立了生態畜禽養殖小區、畜牧科技養殖園區等發展主導模式,探索創立了“六分離六配套”、“三統一分”、“五化一型”、“零排放”等小區、園區建設內涵,發布實施了廣元市《生豬生產技術規程》、《肉羊生產技術規程》、《長毛兔生產技術》、《森林土雞生產技術規程》等四個地方標準。全市已建成各類畜禽生態養殖小區345個,畜牧科技養殖園區21個,年出欄生豬100頭以上、家禽1000只以上、肉羊100只以上、存欄毛兔100只以上的規模和適度規模養殖戶3.5萬戶,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45%。
全市共建種畜禽場51個。截止目前,全市存欄外種純種母豬5300余頭,能繁母豬31.5萬頭,生豬三元雜交面85%(其中外三元雜交面37%);羊良種及雜交改良面78%,毛兔良種面79%;良種家禽面78%。
全市已建成無公害生豬生產基地7個、無公害肉牛生產基地2個、無公害肉羊生產基地4個、無公害肉雞生產基地2個、無公害雞蛋生產基地3個、無公害蜂產品生產基地2個,共計20個無公害生產基地,覆蓋全市鄉鎮(街道)的95.9%和3個自然保護區。申報認定了雞蛋、豬肉、肉雞、羊肉、牛肉、蜂蜜等六大類19個無公害農產品品牌。注冊申報了具有廣元地理標識的劍門土雞、青川土雞、朝天土雞、旺蒼米倉山土雞、唐家河野生蜂蜜等5個畜產品。
全市已建成畜產品加工重點企業13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縣級龍頭企業8家。取得自營出口權2家。蒼溪鴻宇、廣元福潤、廣元高金三家企業的設計產能均達到年屠宰生豬80萬頭。引進南京雨潤集團年產2萬噸低溫熟食肉制品加工項目,已于2010年2月在中國元壩區食品工業園破土動工。四川鐵騎力士有限責任公司和狀牛飼料年產畜禽飼料20萬噸項目,已于2010年10月在元壩區工業園建成投產。朝天區年產土雞苗1500萬只項目,已于2011年3月建成投產。年宰殺家禽3000萬只的陜西雅各布爾加工生產線落戶劍閣白龍工業園區,并正在加緊建設。
健全了市、縣(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支隊、大隊)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全市畜牧業防疫屏障、防疫監督、疫情監測和疫病控制四大體系全面建立。全市具有大中專學歷的畜牧獸醫從業人員2500余人,其中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400余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900余人。
“十二五”期間,廣元將始終堅持把畜牧業發展成為優質高效、特色鮮明、生態和諧、安全可控、管理科學的現代產業,始終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發展原則,加快推進畜牧業發展規劃實施,做大畜牧產業,做優畜牧經濟,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深入實施“億只土雞工程”,到2015年,全市年出欄生豬550萬頭,出欄肉羊150萬只,出欄家禽10000萬只,存欄兔1000萬只。實現畜牧產業總值140億元以上,其中畜禽生產產值80億元以上,畜牧業工業產值60億元以上。
全面實現五個過半。到2012年,全市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過半達到55%,畜產品加工量占畜禽生產總量過半達到50%,生豬外三元雜交面過半達到60%,規模養殖占養殖總量過半達到60%,產業化經營面過半達到70%。到2015年,“五個過半”再上臺階,分別達到58%、60%、65%、70%、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