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作舟,張成良,常慧武,黃現偉,劉杏知
(河南省宜陽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宜陽 471600)
早春暖和的晴天,氣溫16℃以上,風力2級以下時,打開巢門放蜂飛翔,讓蜂群出巢排泄腹中積糞。在蜜蜂繞蜂箱和蜂場上空飛翔時,要趁機仔細觀察蜜蜂飛翔情況。越冬順利的蜂群飛翔特別有勁,蜂群越強飛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因某種原因而越冬不順,蜜蜂的舉動便顯得不同。在它們出巢后,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現象,等到飛翔活動結束后,立即檢查不正常的蜂群,尋找病因,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補救。凡失王的或劣質王的弱群應迅速合并。
春季晝夜溫差大,而且早春外界氣溫比蜜蜂幼蟲所需要的適宜溫度要低得多,有時還會遭到寒流的侵襲,對蜜蜂的繁殖非常不利,眾多的蜜蜂從事增溫工作,導致飼料消耗量加大,蜜蜂壽命縮短。要使蜂群快速繁殖,必須采取保溫措施。白天放大巢門,讓熱空氣進入,晚上縮小巢門防寒氣襲入。箱內兩側加棉花,上面也用棉墊蓋上。保溫物受潮要勤換曬。蜂箱外側和底部塞上干草,箱上蓋草簾,再蒙上塑料薄膜。春末撤去外包裝時,應先撤強群,后撤弱群;先撤上面,后撤四周和箱底。箱內的保溫物應隨巢門的擴大逐漸撤去。也可結合早春開箱檢查,整理蜂巢,抽出多余空巢脾,保持蜂多余脾,并將蜂路縮小到8mm,對1~2脾蜂的小群,進行雙王同箱飼養,以利保溫;注意不要過頻開箱檢查,以防熱量散失。
當外界背陰處氣溫達10℃以上時,可在中午開箱整理蜂巢。一是換脾縮巢。越冬期巢內的子脾、空脾、結晶蜜脾、發酵蜜脾、發霉脾、下痢污染脾等都要用經消毒的脾換出來。留在巢內的巢脾,若巢房高于產卵巢房應割去過高部分,以利于蜂王產卵。早春的蜂脾關系是:1.5~2框蜂放1張脾,2.5~3框蜂放2張脾,3.5~4框蜂放3張脾,5框蜂放4張脾,蜂路不超過9mm。二是調整飼料。早春的巢脾應是深褐色,每張脾上要有1 kg優質蜜,無蜜脾可以補喂蜂蜜或濃度較高的糖漿。每群蜂還要有半張(弱群)到1張(強群)花粉脾。放1張脾的蜂群,要選用既有蜜粉又有產卵巢房的巢脾,若脾上蜜少可加入蜜脾,或用三份糖對一份水煮開,涼至不燙手時灌入巢脾。如使用大粉脾只能放在隔板外側,內側另放帶蜜的產卵巢脾。放2張脾的蜂群,應為一張蜜脾一張花粉脾,脾上有供蜂王產卵的空巢房。在脾外蜜蜂多、補充飼喂受限制時,可在隔板外保留一張蜜脾,經常削開蜜蓋飼喂蜂群,既保證了飼料充足,又起到獎勵飼喂的作用,同時還能避免由于早春喂了含水分大的飼料而引起疾病。
蜂螨是對蜂群危害最為嚴重的敵害之一,若不謹慎對待,一旦螨害發生,輕則群勢受損,重則全群覆滅,所以,蜂群進入春繁前要突擊治螨。一般用殺螨劑1號0.2mL加水500~600mL,在蜂體上均勻噴霧,每框蜂用藥液5毫升,隔天再噴1次。
早春外界無蜜源植物開花散粉,因此,要給蜂群飼喂花粉。如有儲存的花粉脾可直接加入蜂群;也可用花粉加溫水揉制成團,放入蜂箱內供蜜蜂取食。有實驗表明,代用品不可超過30%,否則幼峰發育不良。蜂群的給水可用棉花浸水放在蜂路上喂水,每天更換;如缺蜜可在晚上用2∶1的糖水飼喂。
如果卵圈偏于巢脾的一端,蜂多于脾,在氣候良好的情況下,對脾進行位置對調,使卵圈迅速擴展滿框。若只有3框子脾,兩大一小,可將小的脾調到中間,待子脾擴展全框后再加脾。加脾應加在子脾外邊飼料脾里邊第二脾的位置上。先加的脾最好用育過卵蟲的暗色巢脾,蜂王易接受,產卵性、保溫性能也好。
早春氣溫低,弱群因保溫及哺育力差,產卵圈的擴大有限,可將弱群的卵蟲抽給強群,換入空脾,讓蜂王產卵,既可發揮弱群的產卵力,又能充分利用強群的哺育力。待強群新蜂陸續出房時,再將強群中帶幼蜂的脾和正在出房的老子脾給弱群,使弱群變為強群。一個大群與一個小群同箱飼養,將小群留一脾作為繁殖區,余下的全部補給強群,在大流蜜期到來之前,可組成強大的生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