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醫院(102401)李霞
藥品拆零是指藥房藥師根據處方用量進行調配時對原包裝進行拆除后所需要的藥品,不僅能滿足不同患者疾病的需求[1],更能減少藥品浪費,但也使被拆零藥品質量面臨風險,患者用藥也存在一定隱患。為此,國家在藥品拆零方面做出了相關規定加以規范管理,但目前在醫院藥品拆零這一環節上,仍存在著很多不規范之處。如何保證拆零藥品的質量是藥學工作者應該重視和解決的問題。筆者就日常工作中常見的藥品拆零問題和對策進行了闡述。
1.1 拆零藥品儲存條件發生改變 拆零通常是分包裝在紙質口袋中,其密閉性、避光性都受到限制,且紙袋多為一次性大批量購進,長時間應用易被污染[2]。有的藥品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造成潮解粘結,如復方甘草片分包裝短期內藥片就會粘成一團,造成病人無法服用,還有的藥品分包裝后容易造成裂片、變黃,如丙戊酸鈉、氨茶堿等;還有的造成水分超標,凝成大塊如硫酸鎂粉;拆零藥品也容易因光照引起變色分解,從而失效。
1.2 藥品拆零包裝不符合要求 儲存藥品的瓶子多次開啟、長期使用未清洗、消毒,致使藥品容易被微生物污染;患者使用藥物期間,由于保存不當造成藥袋的破損、字跡模糊、更有可能在使用多種藥物時造成混淆,藥品無法辨認,給患者用藥埋下了隱患。
1.3 無法提供詳盡的用藥資料 患者在使用藥品時具有知情權,但拆零藥品由于包裝的限制,很多內容無法標注,只能注明分裝日期、有效期、品名-規格、數量、用法等最基本的信息。無法提供該藥品的更詳細相關資料,增加了患者服用藥品的風險。
1.4 藥品拆零所用的工具及場所不潔凈 藥品的生產包裝都是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完成的,就醫院目前的拆零情況下,拆零包裝藥品的工作環境、專用的工具、分裝臺,由于受條件限制,可能會造成藥品的污染。
2.1 加強對拆零藥品的管理 藥品的包裝、標簽、說明書是藥品標識物,是藥品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藥品質量的重要體現。藥品的銷售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單純的藥物本身。故藥品包裝是保證藥品質量的重要因素[3]。《藥品管理法》第53條規定,藥品包裝必須適合藥品的質量要求,方便儲存運輸和醫療使用。只有嚴格按標準貯藏藥品,才能保證有效期內的藥品質量。若從原包裝中取出藥品改變了原有的貯藏條件,保護設施遭到破壞,使藥品在貯藏使用過程中易受到外界環境,如光線、空氣、濕度、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引起質量變化。所有拆零藥品應做到先分包先出,不要新舊混裝。經常檢查所分裝藥品的包裝是否外觀良好,保證室內溫濕度適宜,防止失效變質。
內服藥與外用藥包裝要有醒目的區別。外用藥在配發時要對病人有特別提示,防止誤用誤服。如有條件的話,可以提供相應的外包裝袋,以區別內、外用藥品。
2.2 建立藥師定期體檢制度 從事藥品拆零工作的人員不可避免地直接接觸藥品,其健康狀況對藥品質量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凡患有皮膚病等傳染性疾病的人員不能從事藥品拆零配伍銷售工作[4]。
2.3 建立完善的拆零記錄 根據GSP的有關規定,拆零藥品必須建立拆零記錄,以便及時掌握拆零藥品的進貨來源及銷售去向,確保拆零藥品的安全使用[5]。藥品拆零銷售應有完善的登記,包括品名、規格、批號、廠家、生產日期、分裝數量、有效期等。應盡量小批量分裝,防止積壓,這樣才能在遇到問題時盡快追溯到藥品的來源。
2.4 調配拆零藥品時提供說明書 《藥品管理法》中第54條規定,藥品包裝必須按照規定印有或貼有標簽并附有說明書。藥品的說明書是對藥品較為詳盡的介紹,它反映了藥品從研制到臨床使用的整個過程。說明書不能缺項,特別是不良反應、禁忌癥和藥物相互作用。拆零藥品由于包裝條件的限制,無法提供以上詳細的資料,無形中留下了隱患。因此,發藥時應附上說明書,以防止用藥錯誤的發生。一些無法統一分裝,需要臨時拆零的藥品,在調配時要注意書寫相關的藥品信息[6],尤其是一些安全范圍小的藥品如地高辛、氨茶堿、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2.5 設立拆零工具和拆零專柜 設立專用的拆零工具,對分裝藥品要專柜保存,在拆零工作中要及時清潔拆零工具,防止微生物污染藥品,完善拆零工作中的操作規程,拆零工具及包裝袋安全衛生,符合《藥品管理法》規定。
2.6 建議廠家生產小包裝藥品 醫藥企業應根據臨床的用藥情況,針對藥物常規的療程劑量,科學設計最小藥品包裝。此外,藥品上應印有標識或名稱,防止用藥錯誤發生。
藥品拆零過程中,規范的拆零制度及操作規程十分重要,嚴格按相關規定及操作規程操作,并保證被拆零藥品的儲存環境,對被拆零的藥品經常進行檢查,發現質量問題及時處理,保障被分裝藥品的質量,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