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莎
(西南交通大學建筑學院,四川成都610081)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廚房的操作將逐漸趨向于簡單化,相應的廚房內的儲存內容將發生巨大改變,首先,半成品的食物將明顯增加,冰箱的容量和尺寸將增加,并且伴隨著生活方式越來越西化和簡單化,廚房中還應當會出現專門儲藏各種酒品的器具和空間。
現階段的很多家庭中開始儲存一定數量的一次性碗筷、碟和杯子,在使用之后就將之丟棄,可以說現階段所必不可少的碗筷,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會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能夠按照需要快速利用高分子材料生成餐具器皿的機器,傳統的碗盤一類的器具的儲存空間將被該類型的機器取代。快速的生成餐具在使用過后又能夠在該機器中快速清洗消毒和再次分解為將高分子材料而準備進行下一次使用的循環。
半成品的操作方式,這種廚房代表了廚房未來發展的方向。現有的操作順序中,蔬菜的清洗配餐以及餐具的清洗工作,占據了整個操作過程的大量時間,也是最為費力的一個過程。同時應當注意的是當代人們重視合理的飲食結構中營養搭配和全面的趨勢越來越強,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人們主要購買的將不再是完全沒有經過處理和加工的蔬菜等食品,日常烹飪時只需將已經被清洗并且合理搭配的,完整封裝的半成品取出即可,避免了繁雜的清洗配餐工作。半成品只需由微波爐加熱即可,現有的由存儲空間—清洗空間—烹飪空間的操作流程將被簡化為存儲空間—烹飪空間,清洗空間將逐漸轉變為烹飪空間的一個附屬部分。盛裝這些半成品食物的器皿則可以扔進垃圾袋而不需清洗。
在工業化社會,降低生產成本的辦法就是能夠機器批量生產,這勢必會對廚房內部空間和設備的標準化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其中包括廚房空間本身以及廚房家具與廚房電器。某些發達國家的廚房設備已經形成高度的系列化、標準化,能夠成套地通用和互換。在我國,廚房家具、廚房電器及建筑領域之間仍然缺乏完善的配套規范,特別是在一些細節問題方面,如廚房的凈空尺寸,管線的布置形式和接口位置等,按照標準的工業化程序生產的產品在實際安裝中常常不能適應所有現場各種尺寸,需要進行大量修改,這種狀況無疑不利于批量生產。櫥柜長、寬、高設計按照國際用建筑模數100 mm,所有部件均按照1 m和1.5 m兩種基本尺度生產。
再通過對廚房空間、使用習慣、存儲空間等系統的分析,結合合理的空間布局及科學的操作模式,將廚房從空間、用具到廚房家具進行標準化的設計搭配,系統的組合。將廚房櫥柜設備分為基本組成部分和選配部分,水池、爐灶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將水池、爐灶以及其上下的儲存柜和操作臺設置成為整體性的基本部件,將其余部分將上下柜體分離,按照需要選擇裝配,水池和爐灶部分的長度為1 200 mm、1500 mm,操作臺高度分別為800 mm、900 mm。
生活方式和觀念的改變在將來會將現有由冰箱到水池再到烹飪的耗時耗力的操作順序取代,廚房操作將變得簡單化,水池和烹飪部分的功能將被簡單化,儲藏空間尤其是冰箱的儲藏功能將更加重要,微波爐的作用將逐漸追趕上現階段最主要使用的灶具類設備,甚至只使用微波爐便能完成一頓飯的制作,但是由于飲食結構,烤箱一類的設備并不會大量出現在未來中國的中小型住宅的廚房中,由于儲存量的增加,在未來人們將采用尺寸更大儲存力更強的冰箱,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在中餐的烹飪方式中人們將更加關注與所做食物的精細程度與食物中營養的搭配以及烹飪過程中的趣味性。因此在操作過程中對于溫度控制的精確度要求將大大提高,并且伴隨著綠色環保等理念的普及,將來消耗天然氣的設備將被使用電力的電磁廚具取代。
同時,隨著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專門用于處理廚房廢水的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垃圾處理器的使用會逐漸普及并且以法律法規的形式普及和推廣。
對于在廚房空間中的家務勞動而言,總體上講人們對它的接受程度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漸緩慢降低的,然而對個人而言其接受程度是隨著時間而增加的,對于廚房空間環境的要求是隨著時間增加的,作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小型住宅的廚房使用者將是在上世紀90年代和2000年之后出生的人群,他們的思想更加前衛,但是這部分人群從整體上對傳統的廚房操作和家務的接受程度將相對較低,但是他們對于廚房空間環境的人性化要求更加強烈。
中小型住宅的面積有限,面積為90 m2左右的住宅多數被緊湊地布置三室兩廳,面積為50~70 m2的住宅基本為兩室兩廳。家庭的結構是隨著時間的發展而變化的,基本延續從一人——兩人——三或四人——兩人的一個循環,另外由于獨生子女數量的增加,一個家庭贍養四個老人的狀況也將逐漸普遍,老人特別是和子女不在一個城市居住的老人,希望和子女一起生活的愿望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而敬老院一般不受到老人的歡迎。而且現代家庭規模變小,逐漸地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將是以一對夫婦加未婚的孩子這樣的穩定性不強、人口數量變動較大的家庭模式為主。現階段由于經濟原因很多購房者選擇的是價格較為適中的中小型住宅,按照家庭發展的階段分析,隨著時間的變化,中小型住宅將會出現在一段時間內不能適應家庭成員數量增加的問題,中小型住宅作為家庭向更大面積住宅過渡階段的作用在加強,這其中尤其以80 m2以下的空間緊湊的住宅最為明顯。
隨著廚具的發展和食品的半成品化,清洗空間的使用頻率會下降,所需的操作臺長度將減小到1 000 mm以下,現有的儲存柜體會被具有消毒、清洗等多種功能的設備所取代,而伴隨著更具有效率的排煙設備的出現,油煙將不再是困擾廚房的難題之一,廚房空間將能夠和餐廳真正融為一體形成開放式廚房,從而節省出一部分面積,增加住宅其它空間如客廳、臥室的面積,廚房的面積將略有所減小。
本文主要通過了解人在廚房中的操作過程以及人的尺寸,將廚房空間進行人性化設計,設計的目的以縮短人在廚房操作時的行走路線和人體高度與優化操作臺的尺度協調關系,此外還需要合理利用廚房有效空間。
[1]張建軍.淺談廚房空間與環境的設計[J].中國食品,2005(6)
[2]中國廚房空間[N].迎來“二次革命”,中國建設報,2006-05-08
[3]挖掘廚房空間[N].吉林日報,2006-06-02
[4]宮藝兵.現代中式廚房空間室內與家具設計[J].家具與室內裝飾,2007(4)
[5]王喜愛.廚房空間新動向[J].文教資料,2006(11)
[6]布陽明,潘建華.家裝寶典-廚房[M].沈陽: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7]林耕.現代居室設計-廚房[M].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2005
[8]嚴揚.人機工程學設計應用[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