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鵑,張曉林
(四川省川建院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17)
我國推行工程監理制度已二十余年了,監理隊伍逐步走向專業化、科學化、規范化的發展道路。而隨著近年來建筑市場的高速發展,監理企業進了不少剛從大學畢業的新人,缺乏實踐經驗,也有從其他相關行業轉行到工程建設監理行業的人員,看不懂或看不透圖紙的大有人在。
從設計單位來說,近年來設計任務十分繁重,許多設計人員常同時擔任幾個工程項目的設計工作,設計周期相對減少,圖紙校審時間更少,各專業之間的綜合核對倉促或根本就省略了,致使施工圖設計質量嚴重下降。而審圖機構審查重點在“執行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及安全、公眾利益、建筑節能”等方面,并不會過細地查看圖紙上的錯、漏、碰、缺。因此很多的圖紙問題需要現場監理工程師去做好事前控制。本文就監理工程師如何對施工圖進行預審核,如何依據施工圖紙來進行質量控制,結合自身的過往經驗做簡要的介紹。
監理工程師在收到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后,在設計交底與圖紙會審前,應仔細審圖,充分熟習圖紙,看透圖紙,將一些未發現的設計問題消滅在施工前。在審讀施工圖紙時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先通看、粗看。首先對照總圖紙目錄及各專業圖紙目錄,檢查圖紙是否齊全、清楚,內容有無漏項。接著看建筑設計總說明和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圖,看各專業設計總說明,將整個工程的設計圖紙粗略地看一遍。對項目所處地理位置,工程項目占地面積,總建筑面積,地上、地下樓層數,各層層高,建筑物總高,基礎形式,主體結構形式,抗震設計等級,梁、板、柱(墻)的砼強度等級,內墻(砌體、輕質隔墻)、外墻(砌體、玻璃幕墻)材質選用,門窗選用材質等,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對設備專業的監理工程師,主要查看本專業設計包含有哪些系統,如:給排水專業除有室內外的給排水系統、消火栓消防系統或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外,是否還有熱水系統、冷卻循環水系統等系統;強電專業除電力、照明、變配電外,是否還有控制系統、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系統;弱電專業除有線電視系統、通訊網絡系統、保安監控系統以及防雷接地系統等,是否還有樓宇自動化管理系統、車庫管理系統、會議視聽系統、公告顯示系統等;暖通與空調專業除地下室的通風系統、消防用防排煙系統外,是否還有集中空調系統以及主樓公共衛生間及客房衛生間的排風系統等。
(2)后對照看、細看。就是先看建筑圖,后看結構圖(或設備安裝專業圖紙),一張一張地細看,搞清楚建筑的平面是如何布置的,各功能用房(辦公室、商鋪、)布局,有幾個樓、電梯間、管井間以及設備用房等布置情況。先核對建施平面圖紙中總尺寸和分尺寸是否符合,檢查建施立面圖各樓層的標高是否與建施平面圖相同;再核對建筑圖和結構圖(或設備安裝專業圖紙)的軸線位置、尺寸是否一致,前后有無矛盾(特別注意檢查內隔墻位置與墻下梁位置是否對應一致);再對比檢查結施平面圖的標高與建施平面圖的相應標高是否相符(因結構板面標高與建筑樓地面完成面標高有裝飾層高差,建筑圖與結構圖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特別注意對比檢查設備間、衛生間、陽臺、屋面等局部板面設計標高是否相符;各標注是否齊全,有無遺漏。各處交叉連接是否相符,門窗型號的位置、尺寸和數量表與平面是否一致等。
(3)各專業圖紙先大后細。就是先看建筑結構布置圖(或設備專業的系統布置圖)后看細部大樣圖,搞清細部構造要求和作法,以及節點構造的連接處理是否清楚、合理,核對平面圖中標注的大樣與大樣圖的編號、尺寸、形式、作法是否一致,所采用的標準圖集編號、類別、型號與圖紙是否矛盾,大樣圖是否齊全,有無遺漏;再看特殊部位和要求(如地基處理、變形縫的設置、防火處理、抗震構造等)搞清構造和處理方法;預留孔洞、預埋件是否表示清楚;有無使用特殊材料,其品種、規格、數量能否滿足需要等等。
(4)細部說明與設計總說明結合看。要仔細看設計總說明和每張圖紙中的細部說明,注意說明與圖面是否一致,說明問題是否清楚、明確,說明中的要求是否切實可行。
(5)安裝與土建圖結合看。安裝專業也要經常翻看土建專業圖紙或與分管土建的工程師經常進行溝通,要對照土建和機、電、管等圖紙,核對土建安裝之間有無矛盾,明確預埋鐵件、預留孔洞位置、尺寸和數量是否正確。特別核查有多根管道、風管穿剪力墻或穿梁的部位結構圖紙是否已有預留?若結構圖上未有考慮,應提請設計考慮增加措施。
通過認真地看圖、理解認識,掌握好上述看圖獲取的工程設計數據信息,適當地作一些看圖筆錄,然后各專業匯總,形成文字性的紀要,為下一步圖紙會審和施工圖指導施工作好充分的準備。
施工圖紙是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開展工作最直接的依據。設計交底與圖紙會審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也是保證工程順利施工的主要步驟。監理和各有關單位應當充分重視。
設計單位必須依據國家設計技術管理的有關規定,對提交的施工圖紙,進行系統的設計技術交底,使參與工程建設的各方了解工程設計的主導思想、建筑構思和要求、采用的設計規范、確定的抗震設防烈度、防火等級、基礎、結構、內外裝修及機電設備設計,對主要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的要求、所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要求,以及施工中應特別注意的事項,應掌握的工程關鍵部分技術要求,以保證工程質量。
在施工圖設計技術交底的同時,監理部、設計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及其它有關單位需對設計圖紙在自審的基礎上進行會審。
設計交底與圖紙會審前,監理人員應對施工圖紙進行詳細的閱對,將各專業的施工圖紙吃透,找出錯誤、遺漏、缺項等問題,然后匯總閱圖中發現的建筑、結構、水曖、強電、弱電、智能等本專業問題及各專業之間的問題,如專業之間的相關性和結合點,是否有綜合管線圖,風管、風口與建筑的接駁,水、暖、電管線密集部位的布線設置方式等是否合理,通風管、消防管、電纜橋架是否有相碰的問題。歸納匯總后形成文字性的紀要,通過建設單位傳給設計方,供設計交底與圖紙會審時用。圖紙會審是充分展現監理工程師業務水平的一次重要亮相,該項工作做得好,既能獲得業主信任、建立監理的威信,又能為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投資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礎。
(1)現場施工時,監理首先要檢查施工單位所用的圖紙是否是經過圖紙審查機構審查合格的圖紙(或是否是最新版本),是否將圖審回復意見與設計變更、圖紙會審記錄、技術核定等相關內容反應在圖紙上。因施工過程中有許多設計(修改)變更通知單、圖紙修改說明、技術核定等,要結合起來看,監理方和施工方都宜把(修改)變更說明部分標注到圖紙上去,以防止施工中遺漏,避免事后返工,既影響進度,又影響質量、投資。
(2)很多的施工人員、監理人員在進行結構施工時,不喜歡看建筑圖,更不會把建筑圖帶到現場進行檢查,這種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因為施工圖設計,是一個不斷調整、修改完善的過程,各專業之間也在不斷協調配合,但因設計時間緊,綜合校對不夠充分細致,未能發現設計過程中某專業局部做了修改調整,而其他專業圖紙未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設計,各專業圖紙之間出現差錯也就是在所難免的。在進行結構施工時就需要把建筑圖和結構圖都帶到現場進行檢查和驗收。首先看看現場施工是否與建筑圖一致,然后再核對一下預留洞口及標高變化之處等等。如出屋面的門洞口尺寸及洞口標高,要查看建施圖中屋面的找坡方向及保溫層厚度(特別是門洞口處),才能避免出現僅按結施圖施工造成洞口高度不滿足最小2 m的規范要求;或鋼筋混凝土墻(板)上該留孔洞未留,或留設的孔洞尺寸、位置與建施圖上標注的尺寸、位置不一致;或廚、衛、陽臺板局部板面標高未降低或未降夠的問題(如有的住宅雙衛生間板面完成面標高均僅降50 mm,未看建施圖設計的馬桶是一座式,一蹲位,設蹲位的衛生間結構板面應先降250 mm以上,再回填上來);以及結構施工時未檢查對比建施圖墻體布置與次梁定位尺寸是否合理,砌體施工時才發現梁不在墻下,墻與次梁中心線有偏移的質量問題。筆者在工程中就遇到過只看結施圖施工,而結施圖卻漏設車道板上截水溝,結果造成敲掉部分板又加梁加溝板的返工;全部外墻按結施圖設計說明為多孔磚砌筑,而不能滿足建施圖上窗間墻局部大樣圖(圖示有空調外掛機處)為實心磚砌筑的設計要求,造成質量隱患,必須返工等事例。不僅影響了工程的進度、質量,還給甲方和施工方都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3)監理人員還應學習掌握《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和《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中基本條款,在熟習圖紙的過程中或者在施工過程中才能及時避免有違“強條”或“通則”要求的情況出現,節約工期與成本,保證質量。如施工過程中較常見的樓梯梯段凈高是否達2.2 m;梯橫梁下口凈高是否大于2.0 m;疏散樓梯平臺凈寬是否滿足1.2 m;窗臺凈高(考慮樓板上做找平層、裝飾層后)是否達0.9 m;屋面女兒墻凈高(屋面板上做找坡、保溫層后)是否達1.2 m。若出現不滿足“強條”或“通則”要求的情況,都需要及時通知設計做設計修改變更。
(4)很多設計圖紙建筑圖上標有洞口,但結構圖上面并沒有標注預留洞口,僅在說明中表明結構預留洞口見建筑圖;結構圖上并沒有填充墻體布置圖,填充墻體中的構造柱設置也僅在結施總說明中有設置說明,施工方往往會容易漏掉。這時就要把建筑圖和結構圖進行對比檢查,注意提醒施工方注意預留洞口、預留構造柱插筋。對配合《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03G101圖集設計的結施圖,應按結構設計圖中標明的本工程剪力墻、框架的結構抗震等級,正確選用墻、柱、梁的平法構造詳圖。
(5)柱(墻)平法施工圖,先檢查結構層樓面標高、結構層高,再檢查柱(墻)編號、截面尺寸、定位尺寸、本層鋼筋配置、預留上層柱(墻)插筋;對梁平法施工圖,先檢查結構層樓面標高,再檢查梁的編號、跨數、截面尺寸、集中標注的鋼筋、原位標注的鋼筋、箍筋、梁面相對標高;另提請注意,必須檢查懸挑構件的上部鋼筋的直徑、數量和有無變位;防雷接地鋼筋(主體)直徑、數量和連接是否有效。
(6)安裝專業監理工程師在工程施工時,應先將專業平面圖、系統圖進行核對,并與建筑、結構圖核對,明確應留孔、洞的幾何尺寸、數量及正確位置。在實際工程施工中,還不時可見設計圖紙上有涉及到使用功能性的問題被忽視。如監理工程師通過看圖紙發現設計圖上少設計了部分單體空調機的用電回路,及時向設計院提出增加空調用電回路,避免了事后剔槽、打洞、埋線,影響質量、進度;監理工程師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還發現施工方雖按設計圖紙施工中,但形成有一空調排水管從地下室高低壓配電室頂板穿入,從外墻穿出,有違《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中“變配電室不應有與其無關的管道和線路通過”條款,因此及時向設計方提出修改設計要求和修改建議,得到了設計方認可。
如果你作為監理能夠把圖紙吃透,對圖紙提出問題,提請設計單位對圖紙加以優化和完善,能夠在施工前發現類似以上這些施工單位發現不了的圖紙問題,能夠及時避免給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造成損失,不僅能為工程質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礎,還能盡快地取得建設單位的信任和施工單位的信服,讓各項監理工作開展起來就會相對順暢多了。